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就算是我们有交换条件,估计也不容易达成目的,美国肯定是希望我们派出地面部队的。”诺曼布鲁克将内阁决定告知了艾伦威尔逊,但表示可能事情还有反复。</p><p>“最好是不要,一旦战争规模无法控制,要知道英属马来亚的大半人口是华人。”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道,“当然我不会因为族群问题判断,是否会破坏马来亚的稳定。但是也是有这个可能的。”</p><p>“看来平衡马来人的举动,也谈不上多么正确。”诺曼布鲁克眉头微皱感叹道。</p><p>“可我们当时也无法预料到亚洲的情况会变成这个样子。”虽然艾伦威尔逊心里知道,但还是以不可预测的未来推卸责任,“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在稳定马来亚的问题上要小心一些,但如果度过这一关,好处就不可限量。香江这个窗口在我们手里,东南亚的核心马来亚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能够稳住马来亚华人,东南亚各国可都有华人,我们通过这个渠道就能成功进入到各国的市场当中。”</p><p>艾伦威尔逊提及了其中的好处,对未来的远大目标进行了描述。</p><p>现在对于英国而言也没有其他办法了,马来亚如果保不住,英国的殖民体系崩塌是无疑的。</p><p>总不能大力扶持非洲吧,北罗德西亚?二十多万斯拉夫人,人口增加到支撑英国需要多长时间,现在英国哪有这么长的时间等待?</p><p>“是的,留给英国的选择并不多了,所以你的工作还十分重要。对了,艾伦!”诺曼布鲁克问及了另外一个问题,“你对新德里对海得拉巴的军事行动怎么看,你可是在印度工作过的。”</p><p>“德国的教官只有几百人,我们知道新德里长期对海得拉巴怀有野心的话,海得拉巴迟早会出问题。这件事真的很难说。”艾伦威尔逊犹豫了一下回答道,“不过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宜高看,所谓有声有色的大国,实现起来相当的困难。尼赫鲁这个人虽然很厉害,可恒河口和印度河流域都已经属于另一个国家,英属印度的优良地理已经被破坏。他改变不了什么的。”</p><p>印度想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这一点就算是英国同意,美国也不会同意的。</p><p>英国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战争进一步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逐渐占据了主导权,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和英国对印度的态度类似。</p><p>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对任何国家都可以打压,包括印度但不限于印度,美国把印度这一其他边缘化。一开始只是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之后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强化之。</p><p>在统治上,强化美国的主导地位。放眼世界的各个行业,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基本都是美国。在价值观上,强调东西差别,边缘化印度,宣扬以美国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否定印度的价值。</p><p>在社会角色方面,限制、阻碍印度的创造性,限制印度进入核心领域,放置在次要位置。</p><p>让印度虽参与世界事务,但这个世界仍属于美国。换句话说,美国通过不断让印度处在次要地位,让印度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次要的,以达到印度永远、只能、为美国做底层的劳动力。</p><p>冷战之后美国在东方玩脱了一把,对待印度的时候只会更加的小心谨慎。毕竟以史为诫又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同一个坑掉两次,美国也不会这么蠢。</p><p>在内阁秘书面前,艾伦威尔逊还是保证了稳住马来亚局势的信心,实在不行的话,等到启封的两艘战列舰到达亚洲,可以炮击个雅加达助助兴嘛,又不是没干过,荷兰人都干了。</p><p>整个英国还有比他更有把握,在一个华人为多数人口的地方,干出来成绩的人么?</p><p>出于话术上的严谨性,可能有,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根本不会有。</p><p>至此艾伦威尔逊已经完成了,本次伦敦召回他的工作,草拟一份应对远东战争的应对分析,为接下来英国在处理这件事提供一个范本。</p><p>看待在看待亚洲问题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考虑也完全不一样,这一点从帕梅拉蒙巴顿在澳大利亚控制的媒体报道也能看出来。和美国在澳大利亚的舆论媒体,说的完全就是两件事。</p><p>有赖于麦卡锡的工作十分顺利,美国把所有类似苏联政治结构的国家,全部看成是苏联的一部分,认为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根本没有的,以达到印度永远、只能、为美国做底层的劳动力。</p><p>冷战之后美国在东方玩脱了一把,对待印度的时候只会更加的小心谨慎。毕竟以史为诫又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同一个坑掉两次,美国也不会这么蠢。</p><p>在内阁秘书面前,艾伦威尔逊还是保证了稳住马来亚局势的信心,实在不行的话,等到启封的两艘战列舰到达亚洲,可以炮击个雅加达助助兴嘛,又不是没干过,荷兰人都干了。</p><p>整个英国还有比他更有把握,在一个华人为多数人口的地方,干出来成绩的人么?</p><p>出于话术上的严谨性,可能有,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根本不会有。</p><p>至此艾伦威尔逊已经完成了,本次伦敦召回他的工作,草拟一份应对远东战争的应对分析,为接下来英国在处理这件事提供一个范本。</p><p>看待在看待亚洲问题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考虑也完全不一样,这一点从帕梅拉蒙巴顿在澳大利亚控制的媒体报道也能看出来。和美国在澳大利亚的舆论媒体,说的完全就是两件事。</p><p>有赖于麦卡锡的工作十分顺利,美国把所有类似苏联政治结构的国家,全部看成是苏联的一部分,认为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根本没有自主性,和东欧国家一样,直接听命于莫斯科中央的号令。</p><p>艾德礼首相也是这么看待东欧国家的,但不这么看待南斯拉夫,这就是很大的区别。不这么看待莫斯科,同样也不这么看待东欧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p><p>有鉴于此,出了北罗德西亚那批人那档事之后,伦敦仍然和贝尔格莱德保持联系。工党内阁认为保持和具有自主性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本身就是在化解苏联的威胁。</p><p>如果全面敌视所有和苏联相同体制的国家,只会逼迫这些国家提高对莫斯科的依赖。</p><p>同时力是相互的,逼迫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多,反作用力也会让西欧国家不得不抱紧美国的大腿,西欧国家也包括英国在内。</p><p>不过艾伦威尔逊知道,英国的劝告一定会被美国无视,英国以为美国人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相对缺乏经验,会愿意听取英国的经验。</p><p>但这是英国出于假设:英国和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假设马上会被证明是过于乐观。由于二战后,两国实力的不对等性,美国的国力比英国强大,这就限制了英国影响力的发挥。</p><p>可能唯一能让人感到高兴的就是,因为战争爆发,而且美国已经确定干涉,导致了艾伦威尔保留的美国钢铁股迎来了一波上涨,如果历史不变战争维持三年左右,他还能够迎来一波财富上涨。</p><p>当然和帕梅拉蒙巴顿手中的澳大利亚铁矿相比,这只能算是小钱了。美国决定武装干涉的同时,也是铁矿石迎来上涨的时候。</p><p>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纯度极高的铁矿石,会更加具有显著的优势。</p><p>甚至可以说,可以对欧洲市场进行供应,铁矿石如果处在低价位的话,欧洲毕竟距离澳大利亚很遥远。加上欧洲本身也有铁矿,对澳大利亚铁矿的需求并不急迫。&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