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追求男女平等,多么光鲜亮丽的借口,艾伦威尔逊相信就算是印度人心里面不同意,也不敢公开说出来,目前来说他的角色,属于女权的初级阶段,是追求自我权益的保护。</p><p>就英属印度的环境能实行这种初级阶段就不错了,至于第二阶段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乃至于更加高阶的阶段,争权夺利女士优先,下矿挖煤女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南亚这块土壤是想都不要想。</p><p>实际就连后世的欧美国家,口号已经到了最高阶阶段,但实际行动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开始。</p><p>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首先同样的工作要给同样的薪水,同样做教师,男人给一万,女人也要给一万,但实际大多数的行业,女人的工资一直都在同职业比男人低。</p><p>在欧美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艾伦威尔逊正在准备光鲜亮丽的口号,以及关于印度人的恶意笑话,推动印度在男女平等的路前进一大步。</p><p>虽然具体步骤仍然在保密状态,不过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英属印度最高法院,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关于英属印度各地寺庙豢养圣女的具体情况。</p><p>任何东西一旦和钱挂钩,就会变得无比肮脏,艾伦威尔逊到并不这么认为,还是要考虑整体环境的,就南亚这里的情况,就算是英国人不来,也不会好到哪去。</p><p>该有的陋习一样会保持下去,反而英国人来了,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制止了一些犯罪。</p><p>从英国正式遏制寡妇自焚的传统开始,就不知道拯救多少生命了。</p><p>很难想象,这种殉葬传统竟然在印度教的掩护下,一直在南亚存在到十九世纪。</p><p>而且就算是现在,因为英属印度总督府,其实并没有对整个次大陆的统治力,艾伦威尔逊相信,寡妇自焚的印度教传统并没有被根除。</p><p>把针对女性犯罪,豢养圣女和寡妇殉葬三点,作为捞钱的工具。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可耻,伸张正义的同时,也是为了捞钱,两不耽误挺好。</p><p>经过了和英属印度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商量之后,司法官员这一块也认可了专员助理的良苦用心,深切地感受到了应该根除南亚存在的各种反文明陋习。</p><p>而且给了犯罪分子改正的机会,只要豢养圣女的寺庙交罚款,就可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是出于尊重婆罗门阶层的考虑,可谓是一举两得。</p><p>现在无非就是想一个喊得出口的名号了,艾伦威尔逊冲着司法官员的首领克拉克提议道,“要不叫印度新文化运动怎么样?看起来有革新的意思。”</p><p>就这么定了,在搞定了行政公务员之后,艾伦威尔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现在也搞定了司法公务员,新文化运动决定在年后展开,目前处在调查阶段,看看哪里的寺庙看起来接受了很多供奉,又同时豢养圣女。</p><p>这件事可以倚重一下穆盟的,艾伦威尔逊可记得,很多中东国家是有一种叫做宗教警察的职位,这种警察的权利极大,干预不但范围广,手段也很严厉。他们要求,每天五次的祈祷时间,咖啡店等设施必须都停业。人都不准饮酒、吸毒、偷窃、通奸、嫖娼。</p><p>成年女子走出家门都要穿长袍、戴面纱,除脸颊外不得裸露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妆。出外办事和旅行,实行男女隔离,女性必须由男性亲属陪伴。违反述规定者,轻则受申斥,重则被拘留、判刑、鞭打。</p><p>就算是再脑洞大开,艾伦威尔逊也没准备启用宗教警察,只希望和平教徒,能够做好一个线人,多多为即将在年后到来的运动提供消息。</p><p>毕竟他来到英属印度,只是为了搞钱,并不是要让英属印度马内战,至少在英国离开之前,他要做好一个裱糊匠。</p><p>口号要多喊,要多光明正大就有多光明正大,事情要少做,对于婆罗门层人士能罚款绝对不拘留,但要是底层的人犯罪,那就不用客气了,什么运动都是要政绩的。</p><p>可能艾伦威尔逊少不了要借贱民的脑袋一用,表明英属印度对和陋习做斗争的决心了。</p><p>这种态度赢得了以英属印度最高首席法官为首的司法官员,十分一致的认可。一时间最高法院下都胸有抱负,要在离开之前为印度留下可贵的遗产。</p><p>这边讨论执行步骤和细节问题的同时,国大党那边终于拿出了对大建计划的意见。</p><p>这段时间国大党也在打听伦敦对英属印度的意见,得知很大意见也认为,应该保留英属印度纱,除脸颊外不得裸露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妆。出外办事和旅行,实行男女隔离,女性必须由男性亲属陪伴。违反述规定者,轻则受申斥,重则被拘留、判刑、鞭打。</p><p>就算是再脑洞大开,艾伦威尔逊也没准备启用宗教警察,只希望和平教徒,能够做好一个线人,多多为即将在年后到来的运动提供消息。</p><p>毕竟他来到英属印度,只是为了搞钱,并不是要让英属印度马内战,至少在英国离开之前,他要做好一个裱糊匠。</p><p>口号要多喊,要多光明正大就有多光明正大,事情要少做,对于婆罗门层人士能罚款绝对不拘留,但要是底层的人犯罪,那就不用客气了,什么运动都是要政绩的。</p><p>可能艾伦威尔逊少不了要借贱民的脑袋一用,表明英属印度对和陋习做斗争的决心了。</p><p>这种态度赢得了以英属印度最高首席法官为首的司法官员,十分一致的认可。一时间最高法院下都胸有抱负,要在离开之前为印度留下可贵的遗产。</p><p>这边讨论执行步骤和细节问题的同时,国大党那边终于拿出了对大建计划的意见。</p><p>这段时间国大党也在打听伦敦对英属印度的意见,得知很大意见也认为,应该保留英属印度的完整,并没有被阿里真纳的言论所蛊惑。</p><p>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支持甘地的人还是支持支持尼赫鲁的人,在完整接收大英帝国遗产这件事,都是一致的。</p><p>当然印度教徒也有少数派,和穆盟的主张一样,绝对不和对方生活在一个国家。要么印度教要么和平教,这部分的主张最终导致后来甘地被刺杀。</p><p>不过这并不是国大党的主流意见,主流意见无非就是甘地的农业和尼赫鲁的工业二选一,而且是支持尼赫鲁的人数更多一些。</p><p>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把伦敦发来的电报交给艾伦威尔逊道,“从伦敦和国大党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不过你最近和最高法院商量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过于急躁了?现在和国大党处在蜜月期。”</p><p>“尊敬的巴伦爵士,既团结又斗争,这并不矛盾。而且我和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商量这件事,全无私心。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团结。在爵士您的领导下,共同稳定英属印度的局势。”</p><p>艾伦威尔逊面带真挚的解释道,“我在香江的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送别人一条鱼,不如送别人一张渔网,这句话很有道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不能阻止司法官员去创收,如果从行政长官的收益当中分出来一份,分少了司法官员不愿意,分多了行政官员不愿意,这些都是问题。”</p><p>“也是在偶然的时候,我才恍然想起来了忘记了司法官员的那一份。幸亏帕梅拉提醒。”</p><p>帕梅拉蒙巴顿?巴伦爵士心里偷笑,这个蒙巴顿将军的女儿才十六岁吧?能提醒什么?无非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p><p>“还是要小心,多年以来我们不是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但也只是明面禁止了寡妇殉葬,实际次大陆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应该还保持着这种陋俗。”</p><p>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app,【\\咪\\咪\\阅读\\app\\mimi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