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樊若水——南唐国君李煜的掘墓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们在上高中的时候,往往会学到李煜写的诗词。如果我们多读一些他的作品,可能就会发现,李煜的诗词都有一种隐隐的悲哀,这种悲哀并不像是在抱怨,而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奈。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舞文弄墨仅仅是李煜的副业,李煜的主业是南唐的皇帝。他的诗词之所以有一种悲哀的气息,就是因为李煜本身就是南唐的末代君主,遭遇到的事情比较多,自己感到无奈的事情也很多。

  李煜要玩的这场游戏,从开局开始就对李煜很不友好。李煜上台的时候,北方已经是北宋了,而此时的南唐,国力空虚,每年还要向北宋缴纳大量贡奉。

  为了保住南唐,李煜想尽了一切办法。首先,南唐要继续臣服于北宋,每年缴纳贡奉,因为以南唐的实力,实在是不足以与北宋对抗。所以,李煜并不算是皇帝,而是南唐的国君。

  其次,虽然南唐臣服于北宋,但是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李煜在南唐修筑大量城池,加固城墙,如果北宋突然袭击,南唐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拖住宋军,也有足够的粮草来抵御宋军的第一波进攻。

  再加上长江这个天然的屏障,南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半个固若金汤。

  而长江天堑被北宋攻破,和樊若水有直接的关系。

  樊若水是南唐的池州人,祖上也算是有几个当官的。樊若水也就算个官二代了。可能是由于出身的原因,樊若水从小就比较骄傲,而且总想着能够走上高峰,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他还非常努力好学,勤奋刻苦。

  结果,多次科举考试都没有登上榜。在今天,就相当于那些平时肯下功夫,学习好,但是自身骄傲,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但是考试就从来没考好过那种人。

  没办法,一次考试没中也就算了,这樊若水考了很多次还是不中,索性就放弃了科举考试,准备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登上政治舞台。

  樊若水越过考试,直接向朝廷上书,对于南唐的一些国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最后还附上了自己写的几首作品。

  你说你写就写吧,你还抄。樊若水直接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改写成了“大漠孤烟落日圆”。

  在当时那个年代,如果是个普通人,还有可能会夸赞一下这句诗写得好,毕竟当时连读书识字的人都没有几个,更不用说读诗了。但是李煜是何许人也?面对南唐的政治困局,李煜可能束手无策。对于这诗词歌赋,那还不是伸手就来?

  李煜读到了这句诗,心里暗骂樊若水,你在这糊弄傻小子呢?当我李煜没有读过书吗?就这么糊弄我?

  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竟然成了京城人的笑谈。

  人们对于樊若水,可能有嘲笑,也可能有同情的笑,但是在樊若水看来,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自己在南唐这片土地上,是根本得不到信任的,在这里没有人愿意信任我,也没有人同情我。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樊若水的心中逐渐萌发,那就是帮助北宋,灭了南唐。

  你不是不欣赏我写的诗吗?好,那我就投靠敌人,给你来个一锅端,那个时候我写的诗就算不是什么好诗,你们也要当作神书一样拜读。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在南唐都没有得到重视,到了更大的北宋,就会得到重视吗?谁会看得起自己这个书生呢?

  这樊若水虽然是个书生,喜欢抄袭,写的文章也不怎么样,但是毕竟不是个傻子。他分析了一下北宋的战略,北宋征服了所有的政权,唯独还留着南唐。这么长时间不取南唐,就是因为宋军实在是跨不过长江这个天然屏障。

  毕竟,南唐军队的战斗力是比不上宋军的,北宋害怕的并不是南唐人,而是长江。

  樊若水心想,想要得到北宋的信任和重视,就必须帮助北宋跨过长江。北宋军队不擅长水战,不可能在长江上和南唐打水战。所以,北宋军队想要克服长江的问题,就必须跨过长江,而不是打水战。

  浮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