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能代表秋天的,是丰收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到清风观的时候,也不过才下午三点左右。



宁飞从村子里的一户农家借来切割机和角磨机,开始处理搬回来的石头。



他先将石碑的四边割成一块标准的长方体,然后就用角磨机打磨石碑的表面。



一番操作下来,倒也是刻出来一个长方形的扁碑。



牌匾还保留着山石独有的风韵,离得近了,仿佛能感受到大山的厚重和沧桑。



市场买来的石头,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这块石头的材质,是秦山石中的门牌石,刚好适合做石碑。”



“秦山的石头大多都是花岗岩,种类繁多,有花纹石、门牌石、白麻石、千层石、雪浪石、景观石等等。”



“很多学校、政府单位、企业单位等,也会专程从秦山山脉、泰山这样的地方运巨石,放在学校门口,刻上名人的题字,或者是学校的名字。”



“一块巨石一般来说价格不会太贵,但是运费可能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



宁飞说着,就将整块石碑都打磨完成。



然后,他放下工具,去屋子里找来一个木盆,倒了一盆水出来,用抹布仔细的清洗着石碑的表面。



整个石碑顿时被清洗的格外干净。



接着,就是题字。



“碑文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



“一般来说,碑文以记事为主,研究古代的前面碑文,也能看出那个时代兴衰变迁的痕迹。”



“现在百年以上历史的景点、店铺里,近乎都有几块石碑记载。”



“但我并不打算记事,我的师父说,往任的清风观观主,向来洒脱,只求自己一生追求自然、无愧本心,从未有想要留名后世的想法。”



宁飞又取来笔墨。



刻字前需要先写好字,这样手工雕刻才更精准一些。



现在基本上都是机器雕刻,刻字的手艺人也很少见了。



不过山里还有这样的老人,能在石头上刻字,方方正正,要价也不贵,刻几个字200块,秦城里、镇子里经常会有人来请老人下去刻字。



宁飞从山上回来后,就换上了宽松的深蓝色道袍,这件道袍是平日里居家服饰,穿着十分舒服。



直播的画面中,一个道士手握一根毛笔,蘸上墨汁,而后手肘悬空,笔尖在石碑上书写。这一幕,满是传统和古风的味道。



“太美了吧!”



“不知道为何,这种场面看着就觉得十分舒服。”



“终于明白人民报表扬宁观主弘扬文化是什么意思了。”



“是啊,这种场面恐怕只有在古华夏才能见到了吧。”



“宁观主,是真的厉害。”



无人机飞的近了,将石碑上的题字特写,网友们也能看清宁飞写的是什么。



宁飞的毛笔字非常好,笔锋举重若轻,笔力沉稳有力。



他的神色非常专注,眼神中还满幕,满是传统和古风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