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最苦最累的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和设备,芯片制造算是最难的产业环节,和国际领先的差距也最难追赶。”</p><p>半导体公司按业务可以分为三类模式,一类是模式,即芯片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测试都由自己完成,代表公司有英特尔、德州仪器、三星等</p><p>另一类是轻资产的bss模式,即只设计芯片,制造交给晶圆厂,代表公司有高通、博通、华为海思、联发科等</p><p>还有一类是nr,不设计只代工的重资产模式,代表公司有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格罗方德等。</p><p>若是要问夏景行想成为哪一种,那肯定是第一类。</p><p>但考虑实际情况,夏景行觉得从代工切入比较好,同时可以和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形成业务协同,逐步发展成为第一类公司。</p><p>邓锋继续道:“你在应用端有家电,有手机,有汽车,这些产业可以给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订单,设计公司再把订单交付给芯片代工厂,一条初具雏形的产业链就打通了。</p><p>同时,应用端还可以通过大量销售的产品,检测、调试、培养、提高整条芯片产业链水平。”</p><p>“好,我明白了,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是人才”</p><p>邓锋笑着说:“去中芯国际挖,如果他们这次被台积电打成重伤,复兴民族科技大业的重任就要落到你们复兴工业集团身上了。”</p><p>夏景行笑了一下,他这个复兴可是真正的民族科技复兴,和那个“复旦之星”含义不一样。</p><p>既然敢取这么大的名字,气运加身,理应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来。</p><p>“行,不就是代工厂嘛,干了!”</p><p>夏景行一拳狠狠的砸在茶几上,显得魄力十足。</p><p>邓锋笑了,看到夏景行作为大陆最有实力的富豪,被引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他这个引路人也感到无比欣慰。</p><p>如果他有实力,他也想作为主力参与进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大项目。</p><p>随即邓锋想到了资金问题,中芯国际从成立到正式投产,再到上市,一共募集了超过30亿美金。</p><p>考虑到当时是科技泡沫,行业低谷期,现在的投入成本,会远远高于中芯当时的投资数额。</p><p>上次夏景行给他提到过,会设立一只百亿美金、一只千亿人民币的基金。</p><p>念及此,邓锋忍不住问道:“那两只产业基金,大概什么时候能到位啊?”</p><p>夏景行也有些头疼,现在是06年底了,再坚持一年就能在资本市场大收割一笔,可现实情况告诉他,芯片一刻也不能耽搁,越早搞越好。</p><p>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暂时推迟建厂计划了。</p><p>“我在美国有一笔大额投资,需要一年后才能兑现利润,暂时没办法支持建厂计划。”</p><p>夏景行很坦诚,因为他感觉得出来,邓锋对芯片事业很热情,不想寒了对方的一片热诚之心。</p><p>“哦,一年后啊!”</p><p>随即邓锋摇了摇头,“不碍事,这么几十年都等了,再多等一年又何妨。</p><p>531、908、909这些工程搞了这么二十年,都没搞出什么大的成就。</p><p>要我说啊,芯片还得民营企业来搞,这是个讲究长期投入、风险巨大、不容易出成绩,反而容易捅出篓子的行业。”</p><p>夏景行听懂了邓锋的暗示。</p><p>总结从1978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