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众将搭台,伯爷骑马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晋东,

  燕军中军王帐。

  晋地的靖南王王旗,升了又降,降了又升,但其实对田无镜本人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是侯爷亦或者是王爷,都无法改变他是三晋之地兵马真正掌控者的实际事实。

  更何况,玉盘城杀俘后,朝廷虽说削去了田无镜王爵,但军伍里,依旧称呼其为王爷,燕地丘八尤其是那两军的丘八,早野惯了。

  一众总兵官进入王帐,这一次,许是军队兵马极多造成军议规模也大,所以,条件好了一些,帅座之下两侧,摆着好几列的竹席。

  入帐后,大家开始各自就位。

  位置,其实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毕竟,论资排位嘛。

  郑伯爷也没想着去坐到最下面去,毕竟这里不是燕京的御书房,在御书房里,一众朝堂大佬加太子王爷,他平野伯,只能坐最下面;

  但这是在军中,你想刻意低调也不行,否则你往最下面一坐,你是舒服了,其他人往哪里坐?

  不说燕军将领之中有人要嘀咕了,那些晋营将领该怎么办,难不成让他们坐王帐外面去旁听?

  李富胜倒是光棍得很,直接坐到了左手下的第二个位置。

  作为镇北军里分出来的总兵官,他的地位,毋庸置疑。

  在三年前的三国大战之前,军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大燕分四类总兵官,一类,是镇北军里的总兵,一类,是靖南军里的总兵,一类,是禁军中的总兵,最后也是最下面一类,就是地方军里的总兵。

  田无镜入晋之后,靖南军得到了快速扩充,麾下原本的靖南军总兵实力和兵马,顺带着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但再怎么涨,你也很难涨得过李富胜,人资历,摆在这儿,江湖地位,也肉眼可见,你们在进步,他李富胜又不是搁那儿干躺着。

  三国大战,他孤军深入,打到上京城下,向乾国官家问好;

  望江两战,他也都参与了。

  他往左手位第二一坐,谁敢去坐第一?

  然而,刚坐下去的李富胜马上就伸手招呼郑伯爷:

  “郑老弟,来来来,这儿,这儿,这儿!”

  指着的位置,赫然就是他上头那一个座。

  郑伯爷略作犹豫了一下,

  唔,

  按照郑伯爷内心的排位顺序,他坐一列的首座,那是理所应当的。

  论战功,论“圣眷”,

  他平野伯坐一列之首,靠田无镜最近的一个位置,不过分吧?

  但你要他自己就这般直白地坐过去,未免有些太着急了,吃相过于难看。

  好在有李富胜这个帮衬,郑伯爷只得洒然一笑,再微微摇头,看了看四周,和众人眼神对视了一下,走了过去,坐下。

  曾经,郑伯爷和野人王感慨过,说燕军之中没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

  而寄人篱下一向对郑伯爷“百依百顺”的野人王却难得的顶了郑伯爷一句,大概意思就是,他不信。

  后来,郑伯爷琢磨开味儿来了,估摸是苟莫离不敢直言一句“灯下黑”;

  自己之所以没遇到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那是因为他才是玩这些狗屁倒灶事儿的集大成者。

  众人入坐,

  右手那边,坐着任涓、罗陵、陈阳、马友良、薛楚贵、赵安德、李光宗,这些,都是最早的靖南军总兵,身上,都挂了爵位,在他们后头,还有扩军后新晋的一众靖南军总兵,基本都曾是他们的手下。

  左手这边,郑伯爷坐第一个,下面是李富胜,随即是公孙志等一系原本镇北军派头的总兵,接下来是宫望等晋军营的总兵官。

  虽说整个伐楚大军,确实是在靖南王田无镜的掌握之下,但下面人,还是有着一种泾渭分明的意思。

  任何时候,嫡系就是嫡系,客军就是客军,至于晋军营,其实还没脱离“奴仆兵”的层次。

  镇北军一派被拆分后,依旧自成团体,晋人营口也是抱团取暖,靖南军嫡系保持着自己王爷铁杆的骄傲。

  说白了,看眼下,门户之见,成分区分,比之那大乾三边驻军,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讧就极端了,但整出个隔岸观火,死道友不死贫道,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不说别人,

  郑伯爷绝对会第一个这般做。

  他眼里只有“大局”,且这个大局对自家雪海关是利是弊,可没什么大燕的大局以及所谓的家国情怀。

  辛辛苦苦积攒下这些家业不易,说郑伯爷是郑扒皮也丝毫不为过。

  但,

  谁叫上头有田无镜压着呢。

  这就是主心骨,这就是旗帜,这就是真正的大帅。

  田无镜一道军令之下,

  当初在盛乐城的郑伯爷就得乖乖奉献出自己积攒的粮草供田无镜大军出征雪原;

  在望江畔,郑伯爷就得带着自己麾下那一万兵马冒着可能被野人大军包饺子的危险深入敌后;

  也是田无镜的一道命令,

  一向惜命的郑伯爷就得去楚国走上一遭。

  郑伯爷尚且如此,其他各路军头子,自然更为服帖。

  大军出征,除非是单一成分的集团军,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且就算是单一成分的集团军,只要林子大了,里头必然也是派系山头林立,军内无派,才叫真的奇怪。

  而那些动辄多路大军聚集在一起的,帅位人选,就更得慎重了。

  此时,田无镜坐在帅座上,指了指前方。

  数名亲卫上前,将中央区域的一个放在地上一大块油布给掀开,里面,赫然是一座沙盘,只不过这沙盘不是在桌上,而是直接在地上。

  沙盘这种东西,古来就有之,算不得稀奇。

  但田无镜的这座沙盘,真的让郑伯爷惊讶到了,其对地形掌握之精细,让郑伯爷生出了拿尺子去量比例尺的冲动。

  沙盘之上,镇南关位于中央偏南的位置。

  镇南关两侧,是两条茫茫山脉。

  在其后方,也就是南方楚国境内,还有一座军寨,且再之后,还是楚国上谷郡的郡城。

  在其前方,也就是晋地之内,镇南关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大寨;再北方,还有两座军堡。

  军堡可不是乾国在三边那里修建的一座座燧堡,而是完全摒弃了民用,纯粹作为军事重镇的城池存在。

  这两座军堡,上头分别插着旗帜,一座叫东山堡一座叫西山堡。其后头,正中央,还有一座特意用红色旗子标志出来的军寨,叫央山寨。

  楚人那边叫什么名字,无所谓,自己这边好区分就行。

  两座堡寨作为前凸,像是两只对外张开的手,在这道弧下,还有一连串的小军堡存在。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是郑伯爷也没想到,那位楚国大将军年尧竟然是玩土木工程的真正行家里手!

  这才多久的功夫,居然就已经修建了这么多的堡寨!

  且这些大小军堡和军寨之间,隐约有一种合纵成势之感。

  如果不是靖南王年初时发兵给他来了一下,再给那位年大将军几年时间,他真敢把镇南关当作核心给你修出一座长城来!

  众将此时都默不作声地看沙盘,原本坐在后面的人,此时也顾不得礼数了,开始向前挪动步子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

  其实,地形图纸,靖南王早就派人发给各部了,但大部分人对这种军事地图只能看个大概,看个意思,肯定是没眼前这种沙盘来得更清晰直接的。

  良久,待得诸位将领都看得差不多后,田无镜才开口道:

  “郑凡,你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众人将目光都投向了平野伯。

  平野伯的战功,他们是认可的,更何况平野伯先前在王帐外还分发了攻城要则,这意味着这位平野伯还是个攻城战的行家。

  坐在第一排,被老师提问的概率,确实是最大的。

  好在,郑伯爷早有彩排。

  外人对靖南王的观感,是神秘而恐怖的,但作为最亲近的人,郑伯爷也算是摸出套路了,不敢摸虎须,但敢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郑伯爷起身,道:

  “王爷,末将以为当先剪除楚人于镇南关外围羽翼,一步一步挤压掉楚人除了镇南关外的依仗;我军不善攻城,也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我军攻城的能力。

  随后,再等待契机。”

  李富胜捧哏道:

  “契机,啥契机?”

  郑伯爷上前,伸手在镇南关上指了指,道:

  “当楚人只剩下镇南关这座雄关时,这座雄关,也就挡不住我大燕铁骑了,那时,我军可预留一部分主力,就在镇南关下盯着楚人,另纵数路偏师绕过镇南关,直入楚人上谷郡,给楚人朝廷压力,再让楚人朝廷给镇南关压力。”

  梁程对郑伯爷科普过,说当年后金对大明,玩的就是这一手,先破掉大明在关外的堡寨体系,压缩大明的边防对外空间。

  然后就是每隔两年就找个地方入边,打打草谷攻攻里面的城,顺带再到大明京城下面遛个弯儿,迫使明军主力出来野战,仗着那会儿的八旗兵的战力吃掉明军敢出来野战的主力,最终,将大明的北方防御体系给掏空。

  战争,其实和政治是脱不开的。

  郑伯爷对自己的答案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这是梁程给出的参考答案。

  谈不上惊艳,毕竟最终都得落子攻城,你大军又飞不过去,怎么惊艳起来?

  但绝对是老持稳重。

  诸位将领听了后,也都纷纷点头,稳扎稳打,慢慢耗,慢慢磨呗,大家伙其实对各自兵马的攻城能力,都要打一个问号,正好有一个缓冲期可以练练兵。

  虽说,这种练兵方式,死伤肯定很大,但怎么说呢,攻城方还是有比较大的心理优势的。

  然而,

  坐在帅座上的田无镜却摇了摇头。

  郑伯爷一时陷入了疑惑,

要则,这意味着这位平野伯还是个攻城战的行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