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启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永康元年夏七月,离刘弘去世已经过去了三月有余,刘备要开始承担一个人子最主要的事情,那就是守孝,古人言:百善孝为先,况且在大汉这样的极力推崇孝道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从永康元年,直到建宁二年,将近三年的时光之中,说长也是相当长,这段时间内,永康元年,孝桓帝去世,窦太后派遣太傅陈蕃迎立河间国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其父乃河间王刘开之子刘苌,章帝之玄孙,从亲缘关系来说,刘宏与孝桓皇帝亲属关系最近,故而立为皇帝。

  隔年,改元建宁,刘宏正式成为汉帝,政事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以及司徒胡广共同执掌,越明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窦武与陈蕃密谋铲除宦官,却不料被朱瑀知道,随即告知王甫、曹节,其二人先发制人,抢先发动政变,窦武、陈蕃被杀,其家族被诛杀殆尽。

  皇帝刘宏封曹节、王甫等人为侯,宦官掌握政权,但对于皇权没有丝毫损害,宦官任何措施都是为了加强自己权利,以及皇帝权利,只是有时候,宦官也会为了权利,将天子之威践踏在地,但总体来说,贤良的宦官可以影响皇帝,不贤能的宦官也能影响皇帝,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帝刘宏不过孩童,宫禁杀人,这本身就是一场杀鸡给猴看,小皇帝因为害怕,而提心吊胆,但又能看到不一样的政治角度。

  建宁元年,皇帝母亲董氏从慎园贵人,提为孝仁皇后,而窦太后则被迁往南宫云台软禁,如果这是一场皇帝与宦官达成一场关于权利的谋划,那么皇帝刘宏的政治手段足以与孝和皇帝相提并论,但事实上,皇帝刘宏虽然聪慧,但孩童心思占据大半,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很容易被带上邪路。

  建宁二年春,在守完父丧之后,刘备便正式进入了启蒙阶段,与其他同龄孩童一起学于族学,成为了童生,接受儒学启蒙。

  启蒙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首堂课还是识字习字阶段,但后来的课程是从孝经开始。孝经并非是祖父教授,而是由一位新来的教喻,姓孙,名谨,字明之,孙师年三十有余,曾受教于祖父门下,算是刘雄的弟子。

  孙师虽然年轻,但教授方法明显与祖父刘雄更有方法,对于经义钻研较深,最擅长的莫过于春秋,当然春秋又分为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又称为春秋三传。

  自先汉以来,春秋三传便争论不休,孝武时,公羊派的胡毋生与董仲舒得到重用,其学说也得到官方推崇,十分盛行,到元帝时候,孝元帝时,皇帝格外推崇儒学,这位被中宗皇帝称为灭我汉家非太子也,孝元帝自太子起就十分推崇儒家,继位后,更是倍加重视儒学,在春秋三传,因夏侯胜,而推崇谷梁学派,再到王莽时期,公羊学派的刘歆为王莽篡位作谶文铺垫,导致公羊派沦落。

  自世祖光武帝中兴大汉后,儒学得到极大的重视,官方都有推崇谷梁与左氏,而贬低公羊,于是导致学习公羊派的儒生甚少,很少有通达者,通达谷梁,左氏者甚众,而孙师则专注于左氏,但刘备对于儒家并不太重视,倒是十分看重法家,刘备在给刘禅遗诏中,要刘禅学习商君书、韩非子等书,当然这也是因为乱世缘故。

  春秋一块,刘备对公羊派倒是十分有兴趣,其次是左传,关羽就是一个对春秋左传十分有造诣的大家,而张飞在三人之中学问最高,因为家族乃涿县大户,故而少时便学文,书法、绘画等造诣颇深。

  启蒙课程,主要以为识字、习字为主,急就章、凡将、元尚、仓颉篇、滂喜篇是启蒙识字主要课本,随后就是书法,书法是书写的关键。

  孙谨发现这些童生,无论识字还是习字上,都是相当认真,习字也是有模有样,特别是刘备,听闻他少时丧父,由寡母抚养,祖父教育,自己虽曾是元毅公的弟子,但后来又拜了清河崔氏门下,偶有小成,便想回乡以为书馆教渝,刚返乡便被元毅公延请为刘氏族学教授,虽然比起官学来,刘氏族学规模不大,但作为族学,却有私学之名,更况且元毅公为人刚毅宽和,故而刘氏族学比起官学风气更甚,一时之间在幽州家喻户晓。

  想到此,孙谨便道:“我刚才一一看了诸位的习字,相当不错,其中以刘备之字更有自我之态,甚好,玄德你可以起来,向各位同窗,介绍你的书法。”

  下首的刘备一听,遂道:“余字尚未成熟,家祖也曾指点一二,我字名为楷书,又名小楷,以隶书为载体,以为创新,但至今仍有不满意处,故而一直在研习,刚才偶有小成,便来献丑了,我字于篆书、隶书、章草等书体有所渐进,但也有兴趣,其次是左传,关羽就是一个对春秋左传十分有造诣的大家,而张飞在三人之中学问最高,因为家族乃涿县大户,故而少时便学文,书法、绘画等造诣颇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