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胡惟庸的要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振不以为意,亲自斟了两杯茶,递给陈连一杯。

  对于这个老爷子,他还是很有好感的。若是当真有何为难之事,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吝于帮一把手。

  陈连自然也知道朱振既然愿意听他说说,就代表着愿意帮把手,心里感激,可是话到嘴边,却说道:“国公打算任用安丰余通海为淮安行省副平章政事,伯爷可有耳闻?”

  说来也巧,朱振与武人的关系大多数极佳,但是也有不睦者,这位余通海,后世在金庸大大小说中留名的人物,在历史上也是显赫人物,跟他的关系却很差劲。

  朱元璋本意便是让余通海去统帅淮安,谁料朱振忽然如皓月之光,笼罩大地,然朱元璋手下武将的功劳再其面前,都黯淡无光。朱振理所当然的挡了人家的进身之阶。

  余通海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扬言,只要机会,一定要朱振好看。

  朱元璋竟然这么着急掺沙子?

  这是看出来常遇春被自己同化了,所以找个关系相对敌对的啊!

  这朱元璋确实有点小器了。

  朱振皱眉道:“本伯未曾听闻这等消息?”

  若是当真有此事传出,自己不应该一点风声都未收到,难道自己的消息来源还不如陈连这个工房的话事人?

  陈连说道:“外界大概尚不知晓,但是工房衙门里头知晓此事的人却不少。因为最近这位大人,往工房跑,了解战船和水上武器性能最为上心。”

  朱振有些郁闷。

  虽然这消息真假尚且不知,可若是真的……让余通海给自己当副手?

  吴国公您还真敢想。

  先不说余通海是否认识自己手下跑腿的小徒弟张无忌,单说余通海现在在应天一脉的身份和地位,就不是朱振可以比拟的。

  余通海,祖上是濠州人,与赵普胜、廖永安在巢湖结寨自保,有水军千艘,在朱元璋最缺海军的时候,率军来投,可谓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

  朱元璋在应天的时候,经常说的便是,吾得余通海,如得天佑。

  而余通海在军中也不是吃老本的人物,自从入红巾军,便一改往日水贼的习性,治军严谨而且赏罚分明,对待士兵如同恩父一般关怀备至,士兵都纷纷愿意为他效死。

  巢湖武将,余通海为首。

  太湖之战,余通海大战马迹山,舣舟胥口。

  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以大军压境,诸将遇退,朱元璋更是写来亲笔书信,事不可为,全军可退守三十里。

  唯独余通海于军中疾呼,“诸君?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逃命?一旦逃命,我们的军备便为敌人侦查得知,不如趁着敌人对我们还不了解,迎头痛击。”

  于是,众将尚未反应过来,余通海便率领水卒,身先士卒冲锋。

  吕珍御兵有法,不知虚实的情况下,箭矢如玉,飞蝗如石,余通海有目中箭,三军惶恐不安,余通海却丝毫不退却,反而让亲兵穿上自己的战甲,继续冲锋。

  亲兵战死二十一,而余通海的战甲一直在冲锋的前线。

  红巾军将士士气如虹,吕珍亦为余通海的勇武所震撼,于是引兵缓缓退去。这才有了马迹山大捷。

  可以说,余通海是军中实干派大佬。

  这样一个人物,派给自己当做副手,这可不是仅仅限制朱振的手段,其中难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要知道单凭表面的因素来看,朱振完全压制不住余通海!<,我们的军备便为敌人侦查得知,不如趁着敌人对我们还不了解,迎头痛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