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图害崔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孙权即败,急令鲁肃致书刘备,令其北击汉中,以使曹操回兵,自己则准备再攻合肥,以雪前耻。刘备得书,与法正、孔明商议。法正说道:“曹操自得汉中,势力渐侵巴郡,的是我益州大患,既孙权不请,宜应攻夺。某举荐黄权为将,请为主公驱之。”刘备大喜,即遣黄权出兵巴郡,击破投降曹操之真人酋帅朴胡、杜蒦、任约等人。曹操此时已班师邺城,正欲再下江南,乘合肥大胜击破孙权,闻报巴郡有失,即令夏侯渊派大将张郃率军进至宕渠,准备将巴郡、巴东、巴西之真人族民悉数徙至汉中。刘备针锋相对,派张飞率万余人迎击。张飞与张郃军相持五十余日,张郃退回南郑。建安二十年十二月,刘备于是平定三巴。

  建安二十一年春,因丞相曹操平定汉中之伟功,文武众官皆议立曹操,当进位为魏王,并乘天子銮驾车马。曹操再三不允,但以华歆、钟繇为首众官欲建劝进之功,便即引经据典,援引事例,皆云魏公功高巍巍,古之未有,若不应群臣之请,恐失天下之望。曹操拗不过众官,遂密问主薄杨修道:“孤自罢三公,独领丞相重职以来,所有朝议,唯惧少府孔融、尚书令荀彧。今二人即死,孤若应群臣之议进位魏王,若有耿言直谏者,卿谓当为何人?”杨修道:“除中尉崔琰外,满朝更无其他人也。”曹操道:“崔季珪乃孤之故交,谅不至此。”于是便允众官之请,答允进位为王。华歆大喜,拜表奏请天子。献帝刘协览奏,当下欣然允道:“朕道何事,如此扭泥,早该如此。”遂宣敕诏,进封国丈、丞相曹操为魏王。各州郡牧守皆上表称贺,奉车尉杨训之表最奇,盛赞丞相功绩,用辞浮奢,颇有谄媚之语。

  主薄杨修将此表文一字不差记下,闲时便常当众吟诵,闻者无不绝倒。因杨训当初入仕是为崔琰所荐,便有人讥笑杨训迎合权势,乃崔琰荐人不当。崔琰闻说此事,遂从杨训那里讨来表文草稿,从头至尾看了数遍,感觉并无太多不妥之处,只是文辞颇嫌绚丽浮夸而已。于是忽然大悟,外间既将杨训说得如此不堪,其意则必不在杨训,而在于妒恨自己,欲使己失宠于魏王也。崔琰不以为然,便写信给杨训道:“读公之表文,亦言其实而已。曹公进位魏王,只其自为之耳,非你表文之功。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崔琰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谴责其只知呵斥杨训阿谀奉承,而不寻求其文合于情理之处也。若是将文中之语以市井白话言之,则是意谓:“不必理会那些胡乱指责讥笑之辈,只需静待时移事变,忠奸真伪必然水落石出。贤弟只任其自为,不必理会他们便了。”杨训近日亦知满朝文武皆以自己贺表为嘲,本来食不甘味,懊恼万分,此时得到回书,知道老师崔琰本意,即如释重负,心中大定。于是再有人论及贺表之时,便将书信转示宾客,以为自解。

  不料便有好事者将崔琰书中之语记下,复又传入杨修耳内。杨修大喜,便趁曹操公事闲歇之际,将此事当作闲话评说,并背诵书中之辞。曹操问道:“此书何意?德祖可试解之。”杨修说道:“学生才浅,怕是说的不恰。”曹操笑骂道:“你这是自谦,还是作伪?当初平原名士弥衡轻视天下之士,连孤也不放在他的眼中,却对你大为激赏,谓‘天下只有二人,乃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少府孔文举蔑视于孤,也唯与你折节下交。他二人互赞一个仲尼不死,一个颜回复生,哪个不知?崔琰书信你即能诵之,也必解得,不得虚套。”

  杨修故作惶恐道:“学生微末伎俩,果然难逃魏王法眼。在下即试说之:崔琰曾师事郑玄,颇有清正方直之名,亦尝以自负,谤讥时政。学生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这封信乃傲世不满,怨恨咒骂之语也。”曹操一怔,问道:“何以见得?”杨修道:“大王学究天人,不必学生冗述。其云‘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之语,无非反对殿下进位魏王,非人臣之所当为。此时殿下虽然一时得意,凭借势力可为所欲为,待将来时过境迁,天下有变,必为世人所弃,天下共诛之耳。学生若解错了,亦请大王宽恕。”

  曹操细思一回,不由怒道:“且不论其本意如何,单这书中之语,便有怨妄之心。我闻民间皆重生子而轻生女,若谁家产子,邻人来问‘得弄璋之喜乎?’主人必答之‘弄璋也!’其语则为喜悦之意;若云‘不过生一女耳,’此‘耳’字便是怨妄懊恼之语。崔琰之‘时乎,时乎’,便是此意。‘会有变时’,其意不恭,又何疑哉?”遂即传令,命罚崔琰为徒隶,派人看守,再听其在监中言论。数日后,监役人来报:“崔琰言谈如故,你这是自谦,还是作伪?当初平原名士弥衡轻视天下之士,连孤也不放在他的眼中,却对你大为激赏,谓‘天下只有二人,乃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少府孔文举蔑视于孤,也唯与你折节下交。他二人互赞一个仲尼不死,一个颜回复生,哪个不知?崔琰书信你即能诵之,也必解得,不得虚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