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蔡文姬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时大家也是掌声一下就响起,

  好诗好诗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简直人生写照

  小友真是好文采啊

  林逸也是赶紧一一回应,称不敢

  这时一个丫鬟走了过来,对林逸说的我家小姐想见见公子,不知公子可否赏脸

  林逸也是好奇,便同意了

  到了地方只见一位清澈明亮的剪水双瞳,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肌肤仿佛婴儿般白嫩,绝美的脸蛋,绝美的五官,这个女子是谁?竟然生得如此美丽。

  那女子也是对着林逸行了一礼

  “小女子姓蔡名琰,字文姬。”绿衣女子吐气如兰,不瘟不火地道出了自己的名字。

  林逸也是一惊,原来是蔡文姬原来生的如此美丽,不过这蔡文姬的命运可真是坎坷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她的父亲是东汉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袁绍曹操等何进部将在洛阳尽诛十常侍,董卓进京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次,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是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蔡文姬一生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