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海里的一只贝壳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锦炎一看就知道这帮三沙镇上社会里的人,

  原来,有个外地做海产品生意的黄老板,前一天拉了三吨重的丁香鱼运回连江去,他不但没有交税,还冲过税务检查站关。

  在霞浦境内,税务人员没能拦下这辆车,这辆车跑了几十公里,到宁德洋尾检查站才被拦下来。

  这位黄老板是不愿交这税的。就联络三沙镇上社会青年来给税务分局下马威,威胁要打经办人和一位税务分局一位领导。

  黄锦炎看这帮人要来惹事,走到那带头的高个身边,给他讲有关税收政策。

  高个子哪会听得进去,眼睛一瞪,一拳朝黄锦炎脸上打过来,黄锦炎平时也练过拳术,看他那来势已经早有准备。

  只见他抬起右手往上一挡,那高个子手掌碰到黄锦炎的手,感觉到有千斤的力量,又仿佛触到电一样,手一下子麻痹了,知道这个税务人员身手不凡,往后退了几步,便涨红了脸喊道:“哥,你干税务这一行,学这个干什么啊?”

  黄锦炎看他那样子知道这场危机化解了,心中暗喜,但还是认真对年轻人说:“今天我没这手拦你,你要惹出大事来呀。”

  高个子觉得自己理亏,又碰上这样一个高手,他招呼下那帮人,一溜烟全跑走了。

  那黄老板也没了招术,随后老老实实地来补交税款。

  还是1991年隆冬的一天,海上风大浪高,在外七星那海面上,黄锦炎和同事透过望远镜,发现一艘疑是稽征对象的漁船,立即靠近要求停船检查,那船一看是税务稽征人员,不但不停,还加速朝外海跑去。

  不能让偷税船只逃跑得逞。黄锦炎冒着大风大浪加快追赶,当赶上时,由于风浪太大,稽征船没办法靠近,登不上那船,

  黄锦炎找到机会,跳绑登上那艘船。

  那船上的人看他一个人上来,身单力薄,呼啦一下,船上七八个人向他冲过来,凶狠的目光聚焦在黄锦炎身上,一下子把他围在中间。

  面对如此状况,为了收税,三十刚出头的黄锦炎他根本不懂得害怕。凭着自己身强力壮,凭着军人的气魄和过人的胆略,身上的热血在沸腾。他张开手臂一下把他们推开,一箭步冲到顶舱驾驶室,一把夺过船老大手中的舵盘,稳稳地控制了船只。

  后面的同事赶到了,在他们协助下,征收了税款。

  为了征收税款,黄锦炎不知冒过多少的险。为了收生猪税,他曾面对过杀猪人挥来寒光闪闪的杀猪刀,为收车船使用税,他曾被柴三机连车带人开去撞崖壁。

  今天的阳光看起来很灿烂,但活跃在税收战线上的税务人员,与偷漏税不法人员的较量永远在路上。。。。。。。

  内功

  最平凡的事情里面,往往深藏着精深的技能,最普通的一句话语里,往往包含着博大的哲理。

  黄锦炎干着收税工作,在所有人眼里看去,那不是简简单单地在个体户那里收一下税钱,没有多少难度,也没有技术含金量。朋友,表面上看是这样,其实,再沿着这思路下去,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平凡的工作里面可有大学问可做。

  每天清晨,天将要亮时,座落在三沙镇的农贸市场象睡醒的孩子,一下子吵闹起来。买东西的与卖东西的,在那炽白的灯光下,做成一笔又一笔早市生意。

  这时,黄锦炎也要起大早,在这市场嘈杂的吆喝声中,到一个又一个摊点前收税。

  只见他夹着一个装着税款和税票的包,一只手里拿税票,站在摊子旁,摊主向他报斤两时,他还得核实一下货物的重量,然后才填写票据。

  填写小滩上的一张税票,税款并不多,但税费项目多,计算也比较复杂。

  黄锦炎既使收到一笔三角八分的税,里面有教育附加费等多个项,每项都要在票据上列出。没有带算盘,也没有计算器,黄锦炎全凭着自己平时练就的一身口算本领,把每一个项目,都能快速并准确无语算出来。

  这得益他在1984年转业分配到税务工作岗位时,到宁德财经学校进行财税方面业务培训.他那双操枪的手,居然现在要跟算盘和钞票打起了交道。角色的转换,需要自己一身过硬的本领。于是,他除了认真学习培训课程外,他下定决心练自已口算本领。至于黄锦炎练的口算方面下了多少的功夫,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

  但他每天从这摊点到那个摊,一个不漏地挨个收税开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就这么简单的事,他一天要开票据几百上千张没出过错,一个月开出数万,也不会错,一年要开票据达数十万计也没见错过。他练就的这一身本领,让他如鱼得水,没有填错过一张税票,在数百万张的税票上没有涂改过一个字。因此,他还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填报员。

  有一天,黄锦炎和同事在海面上挡住一艘运鲳魚的船只,那是一个寒冬的时节,海风吹到脸上也觉得冷。

  运鲳魚的闽南老板看到税务人员登上船来,也很干脆要交税款。不过,他报的交税重量只有三吨。

  黄锦炎仔细地进舱一看,鲳魚止就对闽南老板说,这鲳魚重量不只三吨,应该有八吨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