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得不到的在骚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何事?德祖尽说。”

  杨修摆了摆衣袖,说道:“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吕兄熟读五经,恰恰我对春秋不甚了解,原来我以为左传乃春秋正义,但现在看来,该是博采众长才是。”

  说完之后,杨修见吕煜脸上不喜不忧,连忙再后面再补上一句。

  “吕兄放心,为我讲经,在下自然厚礼赠上,我家中藏书无数,吕兄尽可阅览。”

  书...

  在这个时代可是珍贵物件。

  读了书的人,才能明智,才能做官...

  那些普通老百姓,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机会看过一本书。

  读书...是上层人士的专利。

  但仅仅是书籍,并不能打动吕煜。

  “我虽然对五经稍有研究,但若要学习春秋,太学中的博士,随便一个我都是难以望其项背,何必找我?”

  杨修心中略略有些不悦。

  平时太学中的人都争相结交他,怎么到了这个吕煜这边,反而是对他不理不问?

  是看不起我杨修?

  所谓越是得不到,便越想要得到,这便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博士虽然博学,但各个无趣,规矩又多,吕兄大才,又有高义,随你学经再好不过了。”

  杨修斟酌一二,说道:“我知财帛难动人心,我有家传《欧阳尚书》,精意或许可借吕兄一观。”

  杨修此话一出,华歆首先动容。

  “在下虽不才,但对春秋倒也有一些研究....”

  实在不是他横刀夺爱,而是这杨家的《欧阳尚书》精意太吸引人了。

  所谓家传,一般都是顶级士族才有的权利。

  因为家中某一位先人跟随早期某位博士学习了经典,非常优秀,被博士承认,得到了开宗立派传承弟子的资格,就算是掌握了这一本经典的解释权。

  掌握了某一本经典的解释权的人就能兴盛一整个家族,从此以后家族子弟就可以不用经过太学,直接举孝廉做官,还能广收弟子,弟子中优秀者也有资格直接举孝廉做官。

  也就是说,这些掌握经典传承的家族和东汉政府一样,拥有让人做官的资格,其权威不下于尚书台,甚至在地方高于朝廷选拔。

  这也是袁家四世三公的由来,也是弘农杨氏能够成为天下一等一豪族的基础。

  现在杨修要将这《欧阳尚书》精意的杨家解释版本用作交换,便是华歆也坐不住了。

  “华兄才德,修自然知晓,只是这教授春秋只是...非吕公明,我不学!”

  这豪族后代...就是可以这么嚣张。

  华歆心中叹了一口气,心中觉得非常不甘与可惜。

  但他也知道强扭的瓜是不甜的。

  况且...

  杨德祖也不是他能够逼迫的。

  “怎么说?吕兄可愿意教授?”

  杨修将小头颅高高抬起,一脸吃定了吕煜的模样。

  在他看来,他这家传《欧阳尚书》的精意,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一个会不受他的诱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