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费纳乌斯地图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俞兰和袁慧敏两位老师是地震和气象专家,由她俩主谈。

  她们分别说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和意见。

  俞兰老师认为,虽然没有到达南极点和整个南极大陆,单从陆缘冰和罗斯冰架消失的现象来看,整个南极大陆的冰川可能已经消融了。

  主要原因还是火山和岩熔导致了冰川从底层溶解,夏季极昼的冻融和灾难初期的太阳风也可能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影响因素。

  两千多米的冰盖在融化的过程中形成大洪水和泥石流,把整个南极大陆改造成很多冲积平原、丘陵、山谷和湖泊。沿海地带也在洪水的冲击下变成了漫长的平滑海滩。

  南极圈内的考场站和人员应该在8月极夜的地震、洪水和火山喷发初期,就已经遇难了。

  南极大陆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广袤的陆地,即使还有少量的冰川也会逐渐被岩浆吞噬。

  袁老师的意见是:从气候来看,虽然气温有所上升,但是靠近极点的区域依然比较寒冷,可能几百年以后仍会形成冰川和较厚的冰盖,但要达到灾难发生前的规模,恐怕要几千年或上万年。

  根据费纳乌斯1531年所绘制的地图显示,南极洲罗斯海的出海口曾经散布着港湾和河川。

  罗斯海和整个南极大陆还没有被冰层覆盖。

  为了提供这些河川必要的水源,海岸后方必定有一个不被冰封的辽阔腹地。

  这个漫长的无冰雪时期,有可能在公元前4000年结束。

  在此之前南极罗斯湾就是一片裸露的陆地,没有冰架和陆缘冰,可能还有人类在此生活。

  南极大陆曾存在过文明,这个神秘的文明还勘探过整个南极洲,并且绘制成了地图。

  当然,有关费纳乌斯地图的说法,学术界尚有存疑。不过现在来看,也不是没有根据,眼前的一切不就是事实吗?

  大家都点头称是,觉得两位老师说得对。

  三个年轻女人,更是听得津津有味,她们就喜欢这些传奇、神话和地外文明的故事。

  科学家们又从气候、生态、地质、大气等其它方向做了分析,认为地球未来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小冰河期,时间不会很长,大约500年左右。

  小冰河期,是一种脉动气候,各地均有记录。

  离现在较近的一次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十九世纪初减缓了活动趋势。

  巅峰时期,北欧一带发生了大饥荒,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肆虐,赤道瓢雪。

  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亚洲农作物欠收,苏必利尔湖湖面开始结冰。

  神州近3000多年来,也发生了四次小冰河期。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

  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

  唐末、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期”神州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

  这种脉动循环的小冰河期,平均每500年就会出现一次。

  很可能是太阳风和地球变暖造成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