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重走古浪峡?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祁连’是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西汉初年,霍去病西征并征服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民歌所指“祁连山”即此。后泛指甘肃、青海之间一系列在地质或地貌上相联系的一系列山脉。

  祁连山山势高大,东西绵长,南北宽广,是历代军事防守要塞。这里有一个古浪峡,是河西走廊东部的一条长峡,南起乌鞘岭北麓,北至古浪城北,长38公里。峡极狭,两侧高山壁立,地势险要,中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交通孔道,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路段。”

  经过沈易之的一番介绍,大家对祁连山有了新的认知。沈青城和陈馨儿则因为沈易之提到了古浪峡而想起了千年前的往事。

  当年沈青城和陈馨儿就是在古浪峡相识的,因一次意外,沈青城和陈馨儿结下了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缘。

  “爷爷,古浪峡现在还可以通行吗?”沈青城问向沈易之,必竟他在祁连山里住了二十多年,祁连山里的地形什么的会更了解。

  沈易之见沈青城问起古浪峡,思绪万千。

  “古浪峡是古凉州的东南部门户,素有‘金关银锁’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诗云,‘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一夫当抵万夫功’。建国后,随着兰新铁路、甘新公路从峡中通过,古浪峡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

  斯蒂芬博士一直在做古浪峡的课题,他把藏在心中的问题,问向了沈易之。

  “沈老,这些年我一直想重走古浪峡,在东晋时期,前秦大将吕光在武威建立了后梁,这些年我一直研究后梁文化,当年后梁的佛雕造诣在各国之上。”

  说起古浪峡,斯伯蒂芬博士侃侃而谈。

  沈易之及时纠正着斯蒂芬博士的话,“准备来说应该称为大梁,这个在我们沈氏族谱上面有所记载。我们沈家在千百年前便是佛雕世家,我们的祖先曾生活在大梁,我们沈氏也是发详于大梁。”

  沈易之在说起沈家的族谱时,沈青城在旁有些尴尬,他还没来得及向沈易之表露他前世的身份。

  斯蒂芬博士红了红脸,“一字之差,不好意思,竟有这么多的学问。”

  “爷爷,其实斯蒂芬博士没有说错,大梁在当时确实也称后梁,这个大梁是指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梁,与五代十国的后梁还有所差异。”沈青城是个对学术严谨的主,所以他在听到沈易之说的有误后,便及时的进行了矫正。

  沈易之没想到沈青城对魏晋南朝的历史通晓的不少,“青城,没想到你对南北朝时期倒是熟悉,看来功课做了不少。”

  沈青城有些心虚的红了红脸,他不过只是脑子里还存有前世的一些记忆,所以他对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比旁人要熟悉一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