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取巧的办法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有什么计划吗?”杨东升问。

  “英特尔下一代研发的是32纳米制程工艺,我想研发28纳米!”黄副总道。

  “32纳米和28纳米就差了4纳米,这不到一代的差距吧?”杨东升问。

  “确实达不到一代的差距!不过……”黄副总语气一转,“作用还是很大的!”

  “说说看!”杨东升放下笔,看向黄副总。

  黄副总想了想道,“一直以来,用户只会注重芯片制程,其实晶体管密度才是与芯片性能直接相关的。在过去,同样制程下,三星、台积电的晶体管密度往往只能达到英特尔的一半,甚至到不了一半。三星采用45纳米制程的s5pc110处理器,晶体管密度才几乎能跟英特尔采用65纳米制程的酷睿2打平。我们有时候甚至比三星、台积电还要差一些!但是几年前,台积电却想出了一个取巧的办法,英特尔研发45纳米制程工艺的时候,他们就研发40纳米制程工艺。由于线宽只差了10%左右,技术难度并没有达到一代的差距,但是台积电却通过这5纳米的差距,缩小了跟英特尔的晶体管密度差距!”

  杨东升顿时明白了黄副总的意思,“所以台积电的40纳米工艺跟英特尔的45纳米工艺其实是同一代技术,并且相比英特尔还略有不如。但是在不懂行的人眼里,40纳米对45纳米,倒显得台积电的工艺更加先进似的,台湾人甚至偷偷摸摸的宣传他们领先英特尔一代!台湾人够鸡贼的!”

  黄副总点点头,“所以我相信台积电在下一代芯片研发的时候,肯定还会这么做。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英特尔为下一代研发的是32纳米制程工艺。32纳米减去10%,就是28纳米左右!台积电肯定会直接搞28纳米制程!”

  前世的书上,不少人介绍过台积电这段历史。

  书里基本上都是赞扬台积电。

  杨东升现在才明白,台湾人是生生把一个投机取巧,吹成了高瞻远瞩。

  把一个不如人家的技术,吹成了比人家高一代。

  杨东升不怀疑东升半导体可以直接搞出28纳米的工艺,毕竟前世台湾人都搞出来了。

  他担心的是我们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生产材料,是否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毕竟台积电可以在全世界,采购到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生产材料。

  杨东升现在名气越来越大,再过两年引起白宫注意,就算用尽手段,也未必能买到国外顶级的设备了。

  东升半导体到时候只能靠自己!

  杨东升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们的沉浸式光刻技术已经成熟,日本人加入后,对镜头的加工、光刻胶生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有把握两年后拿出相应的设备,摆脱对国外设备的依赖!”黄副总道。

  “这话听的解气!”

  年节过后,杨东升先飞去绵州。

  这里的高空试车台,经过修复和改进之后,再次投入使用。

  改进后的试车台,最大供气量和最大供气压力都没变。

  主要改进的是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

  高温下的空气流量提高到了100千克以上每秒。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