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相邀京城再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随后被陆良生伸手按在脸上推开。

  “我恩师跟县尊闵常文去了京城,邀我过去相聚。”

  “看来你事挺多的,那赶紧回去,跑了一路,本道饿得慌。”

  谈话间,两人一驴沿着去往陆家村的道路优哉游哉的慢行,天光西斜,黄昏照过山头映去远方的一片片农田,此时,还有许多忙着收割庄稼的农人。

  有人看到路边走来的两人一驴,揉了揉眼睛,扯开大嗓门儿,兴奋的朝四周大喊:

  “都别忙了,快看,谁回来了?!”

  声音在田间回荡,忙活的一众村民直起腰,随后,丢了手中的麦秆、农具,一窝蜂的涌去路边。

  “良生——”

  “良生回来了!!”

  “.…..大伙都过来。”

  跑上道路的人会黑压压一片,围着书生兴奋的问起大城里生活的怎么样,有没有受欺负之类的话。

  “那边还好,也有地方住,大伙别担心,你们先忙,等忙完了,回村里了,在一起聊。”

  陆良生不可能一一回应,拱着手统一的说了句,也有人看见了道人,相熟的过去拍他肩膀,热情的打招呼。

  快至村口,陆盼、陆庆等八人也跑了出来,八人身子骨比两个多月前更加壮硕,改善的伙食,加上勤练陆良生教给他们的锻身之法,就连相对瘦弱的陆庆,胸肌都变得厚实,时不时一左一右的跳动两下。

  “都让开让开,让良生先回去见父母!”

  陆盼将人挤开,跟在他们身后的陆太公拄着拐杖在地上顿了顿,一听老辈发话,聚在村口的人这才让出一条道来。

  走过众人,陆良生松开缰绳,过去搀扶陆太公一起回到村里,远远近近,还有放了学的孩子过来,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齐齐躬身。

  “先生!”

  “都别行礼,赶紧回家吃饭。”

  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陆良生非常熟悉,都是他教过的,那边学堂门口站着一个中年书生,宽袖袍衫打了几个补丁,见到陆良生望过来,他颇为礼貌的拱了下手,算是打过招呼。

  辞别了一众乡亲,回到篱笆小院,牵牛花的季节已经过了,篱笆院墙上一片萧瑟的枯黄。

  院门口,李金花、陆老石,还有已经十四岁的陆小纤早早等在那里。

  “哥!”

  陆小纤直接扑了上去,抱住归家的兄长,陆良生摸摸她的头,笑道:“你都是大姑娘了,还这么急急燥燥的。”

  “我才不管,你可是我哥。”

  小姑娘在兄长怀里哼了哼,松开时,道人连忙跑上来,伸开双臂。

  “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陆小纤斜了他一眼,负起手,脚尖一旋,转身走了回去:“别人我才不抱!”

  “喂喂,这就没意思了啊,好歹我也算半个哥!”

  孙迎仙在后面嚷了一句,头顶陡然被什么敲了一下。

  回头,书生已经放下手从他旁边走了过去。

  “注意分寸啊,那可是我妹。”

  院门口,一家人说笑几句,一起回到院中,陆良生推开两月没住的房间,依旧一尘不染,将红怜的画像挂上,往床上一倒,蛤蟆道人从布兜里跑出,伸了一个懒腰。

  偏头看看周围,深吸了一口气。

  那是熟悉的味道。

  不久,太阳落山,不大的灶间挤的满满当当,聂红怜飘在半空帮忙添饭递碗,李金花忙着烧最后一道菜,叫对面灶口烧火的道人,再来丢点柴。

  孙迎仙掏出一张黄符丢进去,掐起指决,轰的火焰冲出,舔到了锅边,惹得李金花拿着铲子追着他跑。

  蛤蟆道人盘着油灯下,桌下花色的老母鸡拿两眼瞪他。

  屋檐下陆老石编织村里要用的箩筐,笑呵呵的看去另一边屋檐下,陆小纤拿着毛笔歪着头,瞧着架上自个儿画出的画像,颇为苦恼的撕下来揉成一团。

  陆良生看着满院的一幕。

  “还是家里舒服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