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5章 降维打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花费并不多:</p><p>“……陛下,丞相的目的,也是希望尽量少靡费军资,就把问题解决了。正因为如此,他需要骠骑将军率领骑兵数千、从乐浪郡南下,沿汉江逡巡威慑公孙康。</p><p>骠骑将军这数千人的粮道,完全可以靠海路维持,也不用深入带方腹地,就沿着三韩半岛的西海岸南进即可,有沿海与浿水的水道可用,骠骑将军的后勤耗费不会太高。</p><p>只要把公孙康的主力全部吸引到汉江南岸,提防骠骑将军渡河,太史将军和甘将军自然能以更少的兵力便切断公孙康后路。”</p><p>刘备这时也回过味儿来了,他知道李素这并没有增加总的用兵成本。</p><p>而且,李素作为丞相,虽然统领百官,但是对于目前还暂时驻防在辽东的赵云,并没有直接调度的权力。请旨让皇帝出面调度,也是对朝廷体统的维护。</p><p>另一方面,刘备估摸着,李素这也是在避嫌,不希望只有他的人马出现在数千里之外的三韩。</p><p>毕竟偏远地区要提防割据,有两个互不统属的朝廷顶层文武,各带一部分部队,进入新征服地区,这样也好名义上互相有个监督和牵制。</p><p>所以说,事实上根本不用赵云的人打什么仗,赵云就是本人露个脸吸引一下敌军注意力,同时后续占领期间,也好做个见证。</p><p>“即使如此,丞相如此往复请示,不怕耽误了战机?”刘备既然觉得李素上道,反而有些惋惜,怕错过了最佳的进攻节点。</p><p>幸好张松也进一步详细解释:李素和诸葛亮都推测,公孙度死了有段时间了,公孙康接权应该已经接稳了,所以也不差这两三个月。</p><p>丞相本就没打算盛夏酷暑用兵,而是要拖到秋收初步结束,所以慢慢绸缪请示也不耽误。</p><p>“那就好,朕自会给子龙旨意,让他带个三五千骑也就够了。”刘备最终拍板。</p><p>……</p><p>从扬州到雒阳,朝廷使臣不比那些快马加急的邮驿,怎么也得走个十几天。而要从雒阳到辽东,就更是要一个月以上了。</p><p>相隔千里远程调度配合,整个过程磨合准备下来,可不就至少三个多月过去了。</p><p>李素诸葛亮四月份做好的准备,到赵云那边也筹备妥当开始出兵,已经是七月过半。按照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收获庆典来算,可不是秋收时分了。</p><p>这段准备期间,太史慈和甘宁等将领,一开始也不知道丞相的具体布局,统筹战略的事儿都是李素本人和诸葛亮在盘算,武将只负责具体带兵作战。</p><p>七月初,李素觉得时机合适了,才把他那套通盘考虑、兼顾了“如何防止公孙康被击败后继续逃亡”的方略,对主要将领彻底交底:</p><p>“三韩公孙康,可常备战兵也不下四五万人,若纠合三韩、扶余部众,战时强征民兵入伍,估计总数可达十五万。不过多出来的十万,也就是乌合之众、辅兵之属,除攻城战外,不足为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