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如何对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到时候还肯跟你打?他直接把牛渚中江口一封,避战,你又当如何?”</p><p>周瑜:“给我五天!不,七天!真要是到了那种情况,我假装不要建业了,摆出退保吴县的姿态,给他一个在中江太湖口决战的机会!他要是舍不得歼灭我的机会,就会追上来,在太湖口跟我一战!</p><p>他要是不敢追,就算他最后把建业城围下来,我也继续到吴县死守,我相信李素不愿意多费这番手脚。如果给他看到在太湖里全歼我的机会,他肯定会来的,他也不想‘哪怕拿下建业后还要在丹阳吴郡各县一座座城慢慢攻打’,希望毕其功于一役。</p><p>他这人太精打细算了,经不住这个诱惑的。而且人对于自己花了很大代价追求过的机会,真到了机会出现的时候,一定舍不得错过。他追我追了几个月,我都设法避战,现在我肯跟他决一死战,他会不打么?”</p><p>于禁:“拖到大风天,战场也拖到太湖口,你就有必胜的把握了?”</p><p>周瑜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还谈什么必胜的把握?不过尽人事,听天命,这样打机会比较大一点。中江入太湖的水道并不宽阔,即使能过五牙战舰,李素的船队也要拉成一字长蛇阵。</p><p>而我军提前算好日子、且战且走,刚好在大风决战天全部撤进太湖,然后就可以在中江流入太湖的口子上,呈雁行阵包围住河口。</p><p>李素的战舰纵然强悍,只能排着长队一点点进入太湖,我军却能全军压上,局部战场以多打少,在太湖口重创李素的机会,至少有七八成。此战之后,于将军要北归江北,听从夏侯惇或者曹仁将军调遣,我也不再阻拦!”</p><p>于禁看周瑜都给了最后期限的时刻表,说好了七天再没台风就任意放他走,这才勉强答应。</p><p>……</p><p>对面的李素,在牛渚经过三四天的全面准备后,就开始对牛渚水寨发动水陆并进的夹攻。</p><p>周瑜本来想再节节固守的,但是因为他固守了没两天后,得到了会稽甬东来的快马信使,把东海天气近况预报给他。</p><p>七月二十九这天,也就是李素开始水陆并攻牛渚寨后第三天,周瑜得知甬东濒海数县都已经有了大风趋势,根据那些沿海老渔民的经验,估计台风中心还在甬东诸岛以南象山和舟山之间</p><p>周瑜拿到的情报,是一天之前的天气,而且按照经验,再过一两天就要登陆了,再过三四天就能进入太湖流域。</p><p>所以,周瑜也没有在“如何死守牛渚寨”上多花多少精力,他决定算准时间,花三天的时间败退完从牛渚到太湖中江河口的这一百多里地,算好时间把李素慢慢放进来。</p><p>不是周瑜对台风和堵河口战法有多大信心,而是他仗打到这个局面,实在是山穷水尽也没别的选择了。</p><p>别的办法十死无生,这个好歹还有八死二生到七死三生的机会,那就搏一把赌一赌命。输了大不了到地狱去见孙策,也算是对得起结义的义气了。</p><p>……</p><p>李素虽然没有天气预报,但他对于江东的台风天气还是有所了解的。加上每天观察周瑜的退却节奏,李素也大致能揣摩出周瑜在等什么。</p><p>这对双方都不是秘密,只要双方的将领都能懂一点天文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