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如仲谋不才,公瑾可自取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堵船阵,让艨艟等快速小船趁着夜色狂奔向夏口。</p><p>结果就是周瑜吕蒙的突围部队又折损了近半人数,损失了十几艘斗舰,吴军所有斗舰级别以上的主力船一条都没逃走。</p><p>因为天色已经入夜,也不好再搜索,黄忠追了一晚,跟周泰一起进驻汉阳。吴军原本在汉阳城外监视周泰的少量包围部队,也早就见形势不对,提前撤围过江跑了。</p><p>周瑜只带了七八千残兵回到夏口。此战,六万人最终损失了五万二,不可谓不惨烈。</p><p>最后这点跑掉的,也是实在没办法。毕竟都是轻快小船,就是六万头猪轰然四散,黄忠太史慈也是顾此失彼不可能全追到的。</p><p>把能乘坐五百人以上的大船全部歼灭一个不剩,已经是非常辉煌的胜利了。</p><p>周瑜半夜时分逃进夏口城后,跟吕蒙也是惊弓之鸟,一夜难定。周瑜实在疲累已极,躺了不到一个时辰,丑时就惊醒了,强撑着招呼吕蒙和夏口城里其他文武,一起商量对策。</p><p>好在周瑜昏睡那一个时辰里,下面的人已经把前方情况搞清楚了,所以也不用周瑜本人多费口舌,大伙儿都知道孙策应该是死了。再想那些没意义的事情只是浪费精力,现在要专注于向前看,如何稳住局面。</p><p>吕蒙急切追问:“都督,如今之计,我们是继续死守夏口么?主公新遭意外,后方如何稳定?会不会接连有被主公压制的江东世家大族趁机给李素内应?虽然这几年主公把他们整顿得比较服帖,可主公不在了,唉”</p><p>周瑜脸色铁青:“夏口不可不守,但估计也久守不住,强行久守,只会让我们愈发被动,剩下那点战力被各个击破消耗。伯符不在的话,豫章、庐陵之地定然四处作乱。</p><p>那地方被伯符收入麾下还不满一年,根本没来得及整顿当地世家大族。黄祖也是去年刚调防过去的,贺齐只敢对付山越,上任半年多根本没对付过江西大族。那些人好多还曾是前几年诸葛玄的故吏,而李素是诸葛玄侄儿的恩师,在当地号召力一定很强。</p><p>如果夏口失守之后,我估计连柴桑都不可守,否则绝对会被李素的大军、以及江西响应李素的世家豪强、外加之前被贺齐压制的山越人,三方响应合击,我柴桑守军只会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p><p>届时,江夏、豫章、庐陵、鄱阳等地,必然全部沦陷。我军就算按伯符遗言,依托曹操、借曹兵驻扎江北,估计最多也只能守皖口以东的江东之地了。”</p><p>皖口就是后世的安徽安庆,安徽这个省名就是从安庆和徽州两个府各取一字来的,可见皖口这地方也是军事要地。汉末的时候,皖口顾名思义就是皖水汇入长江的河口,也是庐江郡郡治皖城的河口。</p><p>周瑜之所以如此估计,显然是因为他不敢再妄想拿住柴桑这个鄱阳湖口的四战之地,他怕到时候南边江西鄱阳湖流域的本地人和山越人联合起来见风使舵、跟李素夹击他。</p><p>既如此,还不如放弃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