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地,可就没有粮道保证了。江夏以东,所有地盘都是孙策的嫡系势力范围,要害坚城都有名将镇守,一时攻不破。</p><p>就算攻破了,他们也会坚壁清野烧粮仓,不让军粮落入我军手中。如此,纵然水路作战带随军粮食比陆路多,也迟早会粮尽。孙策根本不用担心老巢不保,也就不用撤退。”</p><p>李素听到这儿,才得意地笑了:“子龙,连你都这么以为,那我让孙策周瑜安心固守江陵拖延时间的把握,就更大了。放心吧,走一步看一步。反正逼孙策不得不走,那也是两个月后的事儿了,提前太久担心,反而容易泄密。”</p><p>李素不是不相信赵云,而是他脑子逼孙策回防的具体计策,本来就只是个模糊的预案,后续要根据发展随机应变,具体选上中下策里的某一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选不了。</p><p>如果今天是刘备亲自来问计,那李素还得上中下都先说一遍。既然旁边的人官都没他大,就不费神解释了。</p><p>赵云也没多问:“那这段时间,我们就按兵不动不成?”</p><p>李素:“那也不必,试探性地进攻还是要的,不过,你这边应该比较清闲长坂坡此战,三千人歼敌两万,孙策对于陆战定然已经破胆。</p><p>现在他跟周瑜会合,肯定是打着坚决避战陆战,只打水战的主意。我们就找点儿次要目标,比如,假装为了提前断他们在汉津口的航道,派出少量水师从汉水攻打汉津口。</p><p>只许败不许胜,至少不能真夺下汉津。如此一来摸清周瑜水战的战术实力底细,二来也好进一步坚定孙策周瑜东吴水战无敌的信心。毕竟要相持两个月呢,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坚定他们这个信念。”</p><p>赵云听到“只许败不许胜”这几个字的时候,下意识就条件反射般地抽抽了一下。还好他反应快,意识到这次是水战要诈败不是陆战,不关他事。</p><p>赵云便悲悯地追问一句:“这次轮到谁诈败?”</p><p>李素掰着手算了一下:“幼平在汉阳,兴霸在巴丘,那就子义吧。子义这次刚从陛下那调来,之前还在北方打仗。”</p><p>赵云跟李素聊了后续一段时间的战略部署后,当晚一夜无话。</p><p>不过第二天,赵云发现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他以为这次的诈败任务归了太史慈,他就可以闲着没事儿了,可李素哪会让他这么轻松。</p><p>于是乎,十月二十七这天,李素还是带着两万大军,从当阳南下,带上了在当阳的全部主要将领,直奔江陵。</p><p>李素的目的,是跟孙策约战、顺便骂阵谴责敌军,先礼后兵进一步打击敌士气和大义名分。</p><p>约战的内容自然是陆战、野战,李素知道孙策多半不敢出战。毕竟刚刚被歼灭了两万人,哪怕依然是九万打两万,都未必敢出城野战迎击,只会守城。</p><p>但孙策不出,李素也得约,这样才算演技演全套李素要摆出“我也知道北军陆战相对优势更大,水战没有优势”的姿态,优先选陆战。是孙策不肯打陆战,李素才逼不得已选水战、然后上太史慈、然后被周瑜击退剧本节奏非常完美。</p><p>这,也是坚定敌人对优劣势分析固有思维的一种暗示。</p><p>而且,这种奇葩局面的出现,也跟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