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图穷匕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们说孙策军越境,蔡瑁说不定就做不成了。”</p><p>李素按着张松勾勒推演的时间线一算,果然“项目进度”非常稳健,各条配合的分时间线都吻合上了。</p><p>他起身急促地来回踱步了几秒钟,伸出两根手指吩咐:“立刻安排,今夜就派出细作,去盯住蔡瑁本人!一有异动,马上回报!</p><p>等等!回报怕是也来不及,或许得随机应变了这样吧,你亲自也去一趟,先到宜城,明确向蔡家人打听蔡瑁行踪,然后盯上去。</p><p>一旦你的细作看清楚蔡瑁究竟是盯上了什么,然后你自己看情况当机立断。有什么能做的措施,在不至于吓退蔡瑁的情况下,又能减少我军损失,不用回襄阳请示了。”</p><p>李素说完后,坐回位置上,想了想又补充了句:“我让典韦保护你去执行这个任务。这样蔡瑁只要还没正式发动,奈何不了你。”</p><p>张松拱手:“属下领命!”</p><p>张松走后,李素想了想,又暗暗从其他方向部署了两手暗棋。</p><p>当天晚上,张松觉都没睡,就立刻坐船先顺流而下去宜城,就在船上打盹休息,第二天天明,他都没进宜城,先找到自己布置在宜城的细作,了解了最新的情况如果可以直接知道蔡瑁在哪儿,那也省了再多问一遍多增加一道打草惊蛇的风险。</p><p>张松的运气还算不错,或者说机会本来就垂青有准备的人。张松提前派在宜城这边的细作还真已经打探到蔡瑁下落了。</p><p>只听细作回报道:“昨晚宜城这边又有两千多蔡家家丁打前站开拔了。没逮到他们行军的点,但是起来后发现蔡家各处庄园人丁都少了很多,而且码头那边确有夜间行军登船的迹象。</p><p>后来打探,这些人马都是往江陵而去的,又打探得蔡瑁本人也去江陵了之前还听说他在汉津巡查防务,行使南郡都尉本职,结果突然就要回江陵了。”</p><p>张松心中盘算一二:蔡瑁的家丁和他本人都还没摆开开打的架势,所以为了不引人耳目,走的是水路行军,不是战时急行军状态。</p><p>水路从宜城去江陵,是要多绕路超过一百五十里。</p><p>所以张松如果弃船登岸,走陆路从宜城直插当阳再到江陵,虽然晚出发了一夜,还是能比蔡瑁早到江陵。</p><p>确认自己能更快赶到之后,张松忍不住又想:“现在看来,已是箭在弦上迫在眉睫,蔡瑁不可能再有虚招虚晃,他的目的就是江陵了</p><p>可他夺取江陵,如何能接应孙策?关键的江汉河口要塞汉阳,还在周泰手中,江陵成了敌后飞地,孙策粮道都不通,他来响应蔡瑁找死呢?”</p><p>张松着实想了好久,也不得头绪。他又没那么多时间耽误,就请典韦一行先找了个茶摊吃喝歇脚一会儿,还是没想出来,只好先上马,吩咐所有人快马直奔江陵再说。</p><p>在路上跑马了个把时辰后,张松脑子里过了很多干扰项,他才把那个念头列为“高概率高优先级”:</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