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来人呐!伺候祢公子考试!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知得再等多少年才有机会做官。</p><p>我等就想趁着朝廷还未授官的休沐期,来襄阳谢恩。快马日行三百里,三天赶到襄阳,昨天还被闭门谢客了。原来李司空拒绝见我们,竟有如此高尚的考虑,我们实在是惭愧啊。”</p><p>见到有人现身说法,围观群众愿意相信的人自然多起来了,有些荆州本地名士就上前跟他们攀谈、互相介绍交换身份信息。</p><p>那俩帮李素说法作证的新官也不忸怩,趁着这个机会多交点朋友,拿出名刺广泛传看,原来这俩人正是今年北场明算科突围的那俩寒门考生孙资、贾逵。</p><p>说来也巧,北场今年按郡数,一共录取了明算科17人,但其中13人都是世家大族派人陪跑、围标成功的。真正靠着李素的“公平发放考前突击教材”突围的寒门子弟,只有4个人。</p><p>孙资、贾逵最后出来的成绩还不错,他们之前扮猪吃虎假装成绩差装得挺像,估摸着就算大家都没有考前复习,他俩应该也能突围。剩下两个突围的,应该是全靠考前一个月突击复习新的数学教材才突围成功的,要是李素不普卖数学书,那些人估计就完了。</p><p>不管怎么说,孙资、贾逵一看就是还挺会官场钻营的,中举之后居然想到了跟原本察举制那样,私下里找举主谢恩。没想到昨天风尘仆仆赶到襄阳吃了闭门羹,李素宣扬的是“考中的人都是你们成绩好,跟主考官无关”。</p><p>而事实上,李素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大公无私,另一方面也是他早就算到了,故意不想跟孙资、贾逵这些人走太近,不希望给这俩人烙上“李素门生”的标签。</p><p>因为李素很清楚,今年第一批不择手段突围的寒门举子,私德多多少少都有问题,至少也是有点“背信弃义欺骗世家”。</p><p>李素对这些人定下的原则就是利用他们跟世家大族互相牵制,但绝不把他们拉成“自己人”,那样将来万一他们犯了事儿,惩戒起来也可以公事公办。</p><p>何况以李素的地位,他也不缺这点投靠之人,没必要结党营私。他不仅对北场的孙资、贾逵是这种利用态度,对南场可能会中举的杨仪也是这个态度。</p><p>此刻,在场的荆州士人和流亡北士,听了孙资、贾逵这么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故事,不由彻底相信了李素的品德高洁、真不结党营私。</p><p>“李司空之高洁,当真三代以下罕有其比啊。大汉察举糜烂多少年了,居然还有人举了官不图报不结纳的。”</p><p>“古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此之谓也。李司空之举,可谓抡才之至公、古今之盛轨。”</p><p>“有李司空这等旷古贤相抡才,我们还有什么好觉得不公的,考不上也只怪自己学问不济,怨不得人。”</p><p>张松在远处,看着孙资、贾逵在那儿往自己脸上泼脏水、给李素贴金,也是暗暗鄙夷,但又意识到这事儿或许该一会儿跟司空通报一下。</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