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刘备:“伯雅啊伯雅,亏你也跟孤兄弟等人相交十年了,还不了解翼德么?他是不恤士卒,也常常重罚,但重罚都是建立在贻误军机上的。</p><p>翼德这人呐,下面人谁要是耽误他大胜仗,误了他的事儿,早就打死或者军法从事了。这次虽然贪墨了些钱财,但没有贻误军机,战事上是刚刚打了胜仗。打了胜仗还追究军需官死罪,太削他脸面了。孤会处理好的你们也别多想。”</p><p>最后半句话是敲打钟繇荀攸的,显然刘备已经看出他们“怀疑李素和张飞出现了争权夺利”,所以刘备要他们放弃这些怀疑。</p><p>李素听了刘备的开导之后,也才意识到刘备到底识人比他更强,对张飞的了解也高得多。</p><p>张飞的暴脾气也是分场合分对象的。</p><p>汉朝人虽然没听过后世岳飞那句经典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但对文武的道德要求,潜意识里也是类似的。军需官要能帮助将领大胜仗,道德洁癖要求不能像文官那么严。打胜仗后斩军需官,这事儿是有点犯忌讳的,于军心士气也略有不利。</p><p>李素之所以觉得没阻力,那是因为他先入为主了,觉得历史上张飞就对范疆张达要打要杀的可也不看看情景,历史上那二人是耽误了张飞为关羽报仇,耽误军事目标的筹备。现在张飞的军事目标可是完成得好好的。</p><p>李素意识到之后,也知道需要权衡,为变法立威很重要,但不让外人脑补派系斗争也很重要。他连忙对刘备说:</p><p>“还是大王英明,那就范疆这个文官主犯按文官的办,张达这个武官从犯,交给翼德自行军法处置也行。这样主次轻重有所区分,显得罪刑相适应,翼德也保住了面子。</p><p>不过,臣只有一点请求:翼德向来鞭挞士卒、而复令在左右使用。对这张达的处置,不管死不死,结怨了就不能用了。哪怕活下来,也要依然罚入左校劳役。”</p><p>刘备:“这还用你说!孤跟翼德说过多少次了,小人受刑,不可复令在左右。罢了,这次孤亲自盯着点吧。”</p><p>讨论好了这些人的惩处之后,剩下还有一串贪墨舞弊犯事儿的,讨论起来就轻松了。</p><p>主要是他们犯事儿的模式,基本上都被范疆这个反面典型覆盖了,不用再解释一遍作案手法就跟张既在正面典型里起到的效果一样。</p><p>剩下的也都罪不至死,有三个被罢官后罚为左校劳作,五个罢官,七八个降职。</p><p>全部讨论完后,大伙散会。</p><p>三天之后,范疆从冯翊郡被押到长安,作为唯一一个斩首示众警诫百官的反面典型,在长安城内的西市当众处决,算是为租庸调输变法祭旗。</p><p>又过了一阵子,到十一月初的时候,张飞也带着部队回到了河东郡,只留下了一些部将留守新光复的上郡。</p><p>刘备给他的私信他也看了。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