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长安疑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sp; 若是今年李傕真的暴虐弑君,皇帝年少无子,且自冲质桓灵以来,古已有三代天子是大宗绝嗣、小宗入继,且均为外戚一手遮天所立,根本不按宗法亲疏、全看外戚喜好,挑选年幼傀儡。如今且无威权外戚可定夺宗室入继法则,到时候定然刘氏诸子个个蠢蠢欲动,如此威德沦丧,此天亡汉也。



  我袁氏四世三公,恩泽布于海内,天下士林仰望。古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若是果真到了那一步,我光复长安、诛杀弑君国贼李傕,岂不得为天子!只要做到了那两点,那就是天意授吾!”



  还别说,袁术这番话还挺有道理的。自从汉冲帝死了之后,从汉质帝开始,“前一个皇帝年少死了没儿子,谁来继任”,那就是外戚说了算,也不看谁血统更配,就看谁容易当傀儡。所以汉朝中央的继位法则权威性早就沦丧了。



  东汉一百七十年,只有前一百二十年算是传承有序、没有血统亲疏混乱,从跋扈将军梁冀开始算,后面乱了整整五十年了。(要从145年汉冲帝死、汉质帝7岁继位算起)



  要是现在汉献帝再死了,别说汉献帝自己没儿子,连跟桓灵同源的河间王刘开一系怕是都绝后了,哪怕找最近的旁支血统,都得直接倒退一百年以上、另找一个汉章帝其他支脉的宗室——汉章帝是东汉第三个皇帝,光武帝的孙子汉明帝的儿子,都死了一百零七年了。



  袁术当然很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以平贼大功改朝换代。他相信只要自己走出那一步,他那个庶出的垃圾兄长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为了袁家的共同利益放弃拥汉。而且孙策跟他也不算撕破脸,说不定也会改过自新给他当臣。



  要是整个东南与河北的地盘都算袁家的,再加上两京三辅之地,怎么不能算一个新的朝代?



  历史上他称帝之前觉得形势一片大好,也是这么算的,把孙策袁绍的地盘都算成了袁家的,所以觉得自己非常占优。



  阎象反复苦劝,也无法阻止,只好作罢——毕竟袁术这次也不是直接表示要称帝,只是表示要立扫出长安逆贼的功劳,这事儿不好拦呐。



  ……



  袁术虽然自大,比他哥哥还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鲁莽,说干就干,绝不优柔寡断。



  加上送信的加急使者行动迅速,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