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止不住的连环弄巧成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三国志上何进被杀董卓进京具体是几号?貌似记不清了,唉,都怪上辈子看书,遇到支干记日法都懒得去推算具体农历日期。不过反正不是这个月底,就是下个月初了吧。</p><p>何进的部署都因为我的出现而多了一些新的动作,张让、赵忠会不会提前憋不住?貌似很有可能。而只要张让动手了、皇帝被劫出城,那么对于董卓来说,他其实是想什么时候进城护驾就能什么时候进城护驾的,后续整个时间线都会提前”</p><p>从何进那儿回来之后,当天晚上,泡在自家的澡桶里,李素发挥自己得到了临时加成的智商,把自己这个扰动因素加进来后,可能出现的变故大致脑补推演了一遍。</p><p>总的来说,他的估计结论就是:张让动手可能会提前!何进死与董卓进京之间的时间差应该不受影响!但董卓进京后直到废帝的耗时会大大延长,甚至到董卓不得不等待河东步兵大军援军抵达才彻底摆平形势。</p><p>当然了,这个过程一旦拖长,董卓要想不被赶出去、不在这段时间差里发生变故,他肯定也要给各方让渡更多利益,比如给党锢名士世家大族封更多官安抚他们,拔擢更多像蔡邕、王允那样的人一起分享权力,等等。</p><p>人事权,内政权,都是董卓可能要牺牲的筹码。</p><p>总的来说一切应该还在掌握中。</p><p>泡完澡,李素美美睡了一觉,继续静观其变。</p><p>第二天,赵云就把李素带进城的卫队扩充到了五百人,典韦也快马赶回了鲁阳。第三天,鲁阳那儿的骑兵开始北上并伊阙关外,一切都很顺利。</p><p>八月二十二日傍晚,比历史上张让谋诛何进提前了大约三天。</p><p>十常侍中剩余的人,在嘉德殿旁的偏殿内密谋着,很多人的额头已经见汗,显然知道一切已经到了生死关头。</p><p>为首的张让,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宦官,不过面目并不像后世电视剧里演的那么丑化,反而是个皮肤很光滑、略微白胖的人,连皱纹都不太看得见。</p><p>能在几任皇帝身边得到重用的宦官,往往长相都不差,否则皇帝天天看着糟心早就失宠了。</p><p>张让也不废话,直接跟老搭档赵忠还有其他几个同僚吩咐:“大将军召外兵愈盛,原本听说董卓逡巡不前,是被大将军敕种邵阻止,故而董卓要等后军。</p><p>我素知董卓豺狼也,等他兵马远多于大将军嫡系兵马时,董卓此人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到时候就算大将军敕命他不前,他都会自行其是!届时,你我皆齑粉矣!</p><p>但若只是怕董卓胡为,倒也可以再观望三四日,不至于不得不发。但听说前日大将军又加注了一路外兵,是征西将军刘备出上庸道的骑兵,那些都是幽州精锐,昨日已有五百骑进城了,明日还会有三千骑抵达伊阙,到时候,太后定然恐惧,再也不敢阻止大将军,既如此,不如今夜就动手!拼个鱼死网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p><p>如果李素在场的话,他听了这番话,一定会惊叹于:他李素,居然成了逼迫十常侍提前动手的最后一根稻草!</p><p>对于张让之谋,赵忠低头不语,显然知道无论如何都难有好下场,只能是赌一把了。</p><p>赌了九死一生,不赌等死无生。</p><p>“只能如此了”赵忠叹道。</p><p>随后段珪、郭胜等人皆附议,倒是问到了十常侍中的“著名给排水工程师”、掖庭令毕岚的时候,毕岚稍微有些抗拒,他节外生枝地强调道:</p><p>“但是,我听说那领幽州骑兵的使中郎将李伯雅,与他背后的征西将军,素以忠于朝廷为名,我们未必没有一线生机</p><p>要知道,大将军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代替少主下调兵的钧命。但是,唯有一种情况,当大将军钧命与太后称制的天子明诏相违背时,对于那些绝对死忠于朝廷、不知变通、不敢权变之人而言,则当以太后称制天子明诏为准!</p><p>既然那李素忠义无双,不会私相授受、不会为了自己的升迁富贵而枉顾朝纲私下投靠大将军,我们何不以太后名义宣召李素入宫宣慰,让他承诺一言一行直接听命于太后?如此,我们岂不是还能指望他帮太后抵御大将军借董卓威胁太后的胡为?”</p><p>毕岚可能是天生对其他喜欢给排水专业的人有所好感吧,灵帝活着的时候喜欢玩喷泉水塔自来水,毕岚有机会大展身手。现在听说朝臣中有个忠义无双、但私生活方面又跟灵帝志趣相投、都喜欢泡澡喷泉自来水,难免对李素比较关注。</p><p>毕岚这番话,本为原本历史上所无,显然是纯粹的蝴蝶效应。</p><p>听到张让耳中之后,张让也忍不住微微点头:对啊!既然李素那么死忠朝廷,那就试试让他直接忠太后和少帝啊!平时大家把何进与太后视为一体,才给了何进专断之权,如果太后和何进意见不一,对绝对愚忠之人当然是直接忠太后了!</p><p>如果只是让太后先宣召李素进来问问态度,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今晚还那么久呢,就算第一波没成功,太后召完李素再召大将军,也还有时间</p><p>而且,说不定同样在京中手握一支较小兵权的李素,进宫后又活着出去,能进一步衬托“太后今晚召见外将并无恶意”,从而降低何进来时的戒心</p><p>“既然耽误不了多少时候,咱就试试吧,反正原计划也是九死一生,就当多浪费一个时辰,多一、不敢权变之人而言,则当以太后称制天子明诏为准!</p><p>既然那李素忠义无双,不会私相授受、不会为了自己的升迁富贵而枉顾朝纲私下投靠大将军,我们何不以太后名义宣召李素入宫宣慰,让他承诺一言一行直接听命于太后?如此,我们岂不是还能指望他帮太后抵御大将军借董卓威胁太后的胡为?”</p><p>毕岚可能是天生对其他喜欢给排水专业的人有所好感吧,灵帝活着的时候喜欢玩喷泉水塔自来水,毕岚有机会大展身手。现在听说朝臣中有个忠义无双、但私生活方面又跟灵帝志趣相投、都喜欢泡澡喷泉自来水,难免对李素比较关注。</p><p>毕岚这番话,本为原本历史上所无,显然是纯粹的蝴蝶效应。</p><p>听到张让耳中之后,张让也忍不住微微点头:对啊!既然李素那么死忠朝廷,那就试试让他直接忠太后和少帝啊!平时大家把何进与太后视为一体,才给了何进专断之权,如果太后和何进意见不一,对绝对愚忠之人当然是直接忠太后了!</p><p>如果只是让太后先宣召李素进来问问态度,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今晚还那么久呢,就算第一波没成功,太后召完李素再召大将军,也还有时间</p><p>而且,说不定同样在京中手握一支较小兵权的李素,进宫后又活着出去,能进一步衬托“太后今晚召见外将并无恶意”,从而降低何进来时的戒心</p><p>“既然耽误不了多少时候,咱就试试吧,反正原计划也是九死一生,就当多浪费一个时辰,多一条死马当活马医的路数你们以为呢?”张让正式表态。</p><p>其他几个都没反应,唯有兼任大长秋的赵忠质疑:“大将军与太后毕竟是亲兄妹,夤夜召见也就罢了。那李素不过是外镇中郎将,而且年轻俊朗,夜入后宫实在不妥!我辈忠于先帝、肃清宫闱,宁死不可使太后行事落人话柄!”</p><p>稍微说句题外话,十常侍们的官职,都是以“中常侍”为主,这是个秩比两千石的官,名义上属于九卿中的少府的属官。</p><p>而赵忠在这些人当中,额外兼任的“大长秋”官职,是秩正两千石的,比中常侍还高半级。大长秋只设一位,相当于后宫总管,负责皇后、太后的事务,对不许外人秽乱宫闱负有直接责任。</p><p>汉灵帝在世时,常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就是因为赵忠管的是后宫、而张让管的是朝政。</p><p>赵忠此人虽然政事上卑鄙无耻、嫉贤妒能,但有一说一在本职工作上还是尽职尽责的。历史上皇宫被攻破之后,张让段珪他们因为管政务,挟持了皇帝跑了,赵忠却没敢挟持太后出宫当然别的常侍有试图劫,但是被卢植阻止了,最后何太后在哪赵忠就在哪,他留在宫里被人砍死也没敢擅离职守。</p><p>不过,此时此刻他的立场,显然不会被其他火烧眉毛的常侍接受。</p><p>张让当机立断:“谋大事不拘小节,有我等在侧伺候、不离太后左右,怕什么秽乱宫闱,说句难听的,那李素如此年少哼哼”</p><p>赵忠叹了口气,无力阻止,还是让张让去何太后那儿花言巧语,求何太后以天子名义召李素进宫,看他肯不肯带兵兼职保护宫廷。</p><p>李素当时正在家里吃晚饭,听说居然太后以皇帝名义召见,也是吓了一大跳。</p><p>“卧槽!你们去杀何进啊!召我干什么,我虽然带了五百人进雒阳,又不是我要指挥这五百人来杀尽宦官!你们冤有头债有主啊!尼玛可千万别玩脱了啊!”</p><p>李素内心几乎立刻怕死崩溃了,直接丢下饭碗往后一缩,浑身觳觫,跟疟疾打摆子似的。</p><p>“中郎何故失惊?”旁边跟李素一起吃饭、时刻保护他的赵云,连忙关心。</p><p>李素看来传旨的宦官还没走,顺势说道:“可能是在秦岭时染的疟疾又复发了,这才打摆子我上个月不是在南阳染病停了半个月没赶路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