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辽东风暴(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哨官和韩队官都斩首立功了,大家都加把劲儿。跟我冲!”唐二虎扔下手中的硬弩,带领几名官兵一脚踹开守门的小屋,挺刀冲了进去。

  甲队官兵攻势勇猛,眨眼之间就将守门的后金兵全部斩杀殆尽。做为偷袭作战的关键一步,夺取内城城门标志着雅尔古寨陷落的开始。张魁武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命传令兵登上城墙向空中发射夺门成功的信号。

  在这个时代,最类似于后世军中信号弹的非烟花莫属。所以杨林吸取苏赫巴鲁等人为匪时的经验,采用烟花做为军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

  杨林军中的烟花其实就是大个的“二踢脚”,是经过特制的。长二尺半,粗三寸,分赤、橙、黄、绿四色。事先约定好各色代表的含义,而情况的缓急程度以发射的烟花数量来决定,由各哨、队的传令兵负责燃放发射。

  孙广后来著的《辽东平虏事略》和《巡边记事》对其的描述是,“人臂而立,升腾百丈,光华数里可见。声盖四野,绵荡不决。官兵闻则令行禁止,数倍之快马传讯。盖乃备御大人之谋也。”

  随着三声闷响,漆黑的夜空中突然有三点流星拔地而起,那忽隐忽现的尾焰直冲云霄。不多时在空中发出三声巨响,随之绽放的三朵红色烟花耀眼夺目,将大地染成一片红色。就仿佛宝石一般镶嵌在夜幕之中久久不曾消散。

  “好!各哨按计划行事,弟兄们冲啊!”

  负责指挥城外明军的张祝见状大喜,抽出腰刀向前一挥,明军大队人马纷纷现身。他们携着木梯、木板、飞索、抓钩等物,快速冲向雅尔古寨的城墙。

  只见城外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光亮,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住在城外的雅尔古寨百姓顿时大乱起来。

  此时内城中也是大乱。闻听城内城外杀声四起,许多人想冲出家门一探究竟。但是刚一出门就遭到明军官兵的伏击,被人家趁势冲进了屋中。

  顿时各处民宅惨叫声、哭喊声、喝骂声、打斗声、喊杀声四起,一片凄惨的末日景象。

  明军化整为零散布在整个内城,以清除窝在家里的后金兵为主。他们以盾牌开路,其他人紧随其后。冲进屋中后喝令对方投降,不降的立刻遭到斩杀。

  雅尔古寨现今留守的后金兵不过三百,又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偷袭,结果可想而知。

  许多后金兵在战场上勇猛无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他们没有时间披甲也没有时间与其他同伴会和,被一个个堵在家中各自为战,往往不过几回合就被官兵擒杀。

  城中的许多男女老幼为了保卫家园,拿起各种武器进行抵抗,这就给官兵们造成了阻碍和困难。

  例如有一户人家仗着人口多,大人孩子死死抵住房门不让官兵进来,在男人们的带领下从窗户不断向外射箭。甚至操起打猎用的火铳进行抵抗。最后被官兵将房屋点燃,全家十几口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还有一户人家在屋门被官兵破开后,女主人将怀中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一把抛向对方,而后操起烧火棍和男人一起进行反抗。可惜他们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连带着老人也被一遭屠戮。

  再有一名后金兵在被数名官兵围住,家中狭小的空间让他施展不开身手,左冲右突就是冲不出去。而他的家人早就躺在了血泊中。

  悲愤交加之下,他抱着拚命的态度与官兵厮杀。但是对方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让他多处负伤。绝望之下,他将房屋点燃自焚而死。当然,围攻他的官兵迅速撤退无人伤亡。

  另有一名后金兵被官兵逼得攀上房顶,用弓箭阻止对方靠近。但是很快他脚下的房屋被点燃。他想跳下去择路而逃,但是却被官兵用长矛一阵乱刺迫使他只能退回去。一连数次皆是如此,最后葬身火海。

  还有一名后金兵手握匕首藏在一条小巷的拐角,等几名官兵路过时突然偷袭最后一名官兵。不料对方战甲坚韧,生生挡住了刺向心脏的匕首,结果被一刀反杀。

  内城中的居民多是后金兵的家眷,他们依托房屋拚死反抗。面对这种情况明军也毫不留情,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斩杀。多用火攻消灭对方。

  秋季里天干物燥,一处起火便迅速向四下蔓延,很快就变成了冲天大火。火光将雅尔古寨的夜空照的红通通一片。许多人家就在这恐怖血腥的夜晚中被灭门,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也没留下。

  伴随着大火的是到处可见的尸体,他们有的被大火烧成焦炭;有的被砍的面目全非;有的身首异处残缺不全......

  城外官兵在张祝的指挥下分成三路攻城。官兵们几乎未遇到抵抗就冲到了城门前。接着一队人抬着撞木喊着号子,不过几下就把那破旧的城门撞开。

  其他官兵见状一片欢腾,举着刀枪迅速向城内冲去。在他们之后,苏赫巴鲁和莫日根率领骑兵正将城外的百姓驱赶在一起,防止他们四处乱跑徒增伤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