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斗鹰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行正要以木杖为剑对敌,被这声狂啸扫到,立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瘫坐在地,精神受到一波难受的冲击,满耳尖响着那声厉叫。迷糊间见那山鹰在空中扑腾两下,又转回来要再掠至,他挣扎着起身爬向地洞。就在他刚进入地洞的一刻,山鹰也掠至洞口,扑抓到洞口的石壁,对着洞里又一声狂啸。

  石壁被抓得崩裂垮塌,将洞口掩埋。狂啸声在封闭的洞里来回震荡,杨行被震得直接晕了过去。洞外的山鹰又来回飞掠了几次,对着被掩埋的洞口又抓又刨,也没什么办法,唳啸几声后远去。

  ----------

  过了一会儿,杨行在洞里悠悠醒转,只觉头部剧痛,身上铺满了碎石。好在他靠着的一侧洞壁十分坚韧,顶出一片容身的空间,才让他免于被石块掩埋。

  深吸几口气,勉强冷静下来,打坐查看,身上只有些皮外擦伤,但脑中还是耳鸣不断,引得全身灵气乱窜。幸运的是,药篓子未曾卸下,一起掉入洞中,不过有几株宁神花都折损得厉害,有萎缩迹象。他赶紧拿过一棵断成两截的宁神花服下,以充沛的药力运行全身,身上的外伤立刻痊愈,耳鸣、头疼的情况也消失不见。

  他明白,自己还是没有经验,面对音波攻击,应该以灵气运至头部,保持灵台清明,再以剑招对敌,即使不能取胜,至少不会这么狼狈。不过现在想得清楚,出去再战,心中一慌,又不见得能冷静斗敌了。他想起孙师兄告诫的对敌法则“一胆二气三剑法”,自己刚开始便没有搏斗的胆气,无怪时时处于下风了。

  杨行暗下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参加各种历练,积累实战经验,好好学习与敌打斗之道。如果不知道自己能发挥多大的威力,不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打击,修为再高也打不过对手。他隐隐觉得,每一次的受挫,对以后修道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以后因此怕了与人对敌,那这将是永远也难解开的一个心结;另一方面,要是能将今日的屈辱化作以后刻苦修炼的动力,以后再回头看,这不过就是修炼大道上的一个小坎。

  “扁毛小畜生,以后别让爷爷遇到你!”杨行手锤石壁骂道,感觉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心思回到跟前,查看自身处境,这上下左右都是崩塌的石块,该怎么出去呢?即使出去了,要是那山鹰守在洞口,该怎么应付?杨行有点泄气,不禁想:如果是孙师兄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么做?

  他突然想起,这地洞是孙师兄精心布置的躲藏之所,以他的习惯,说不定有另外的地道通往外面。灵识开动,左右探查,果然让他找到一条地道,不知通向何方。地道是在山体内部挖出一条颇为陡峭的斜坡,四壁都是石头泥土,狭窄处仅能猴身猫腰通过,杨行背起药篓,在黑暗中沿着地道踉踉跄跄往前走去。不知道走了多久,全身磕碰擦伤不少,也不知有多少毒虫趁机钻入身体。趟过一条地下河,地道变得开阔起来,地势也变得平缓,再往前走一段,能看到外面的亮光了。

  在就要出去的地方,忽然出现一条岔路,也是仅容一人通过的样子,杨行有点犹豫了。他右手边就是洞口发出的亮光,从那里可以回山;左手边是不知道通向哪里的另一条地道,黑暗中不知道还藏着什么危险。

  想着药篓中还有几株即将枯萎的宁神花,杨行想,草药不能浪费,左右是要再修炼一番的,就先不出去,看看岔路那边还有什么吧!往左手边的岔路走去。

  前行了一会儿,岔路变得开阔,灵气也变得充裕起来。黑暗中什么都看不到,但灵识可以查探出周围环境的形状。他开启灵识,发现进了一个大溶洞,洞顶吊有长长的钟乳石,隔一会儿就有水滴滴下,嗒嗒作响;溶洞深处,还有多条地道通往远方。

  这些地道和来时的地道非常相似,可能是通向其他山峰的山顶。或者说,附近山峰的山顶地洞内,都有地道通向这里。这些应该都是孙师兄的布置,如果说山顶地洞是他的临时休息之所,那这处所在就是他常驻修炼的地方。

  忽然,杨行心中一动,走到洞边角落摸索起来,摸到一些符篆。他手持一张符篆,慢慢注入灵气,符篆便像火把一样慢慢燃烧起来,发出亮光。这便是寻常洞府都会配备的火符。

  他拿起火符靠近石壁,见石壁上画有不少图案。若不点火,这些图案用灵识发现不了,灵识除了对活物等有灵体有用,对泥土石头等死物只能感知存在,无法探查细节。

  石壁上面有数个不同动作的人像,有作大鹏展翅状,有做伏低进击状,有横臂护胸状等,他直觉这些人像不简单。是孙师兄刻上去的吗?

  拳头大小的光亮在洞穴里光影摇曳,将杨行的身影映在墙壁上,随着火光跳动,骤大骤小,张牙舞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