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日志,聊以自勉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2018年4月30日

  大纲列完,第一卷的细纲也列好了,开始正式写文。

  首先设置修炼日历:

  第一年,学习长生经,尝试按照拐子交的方法修炼。

  第二年,进入练气初期,采药、跟着钱楼办庶务,跟着孙池下山。

  第三年,进入练气中期。

  第四年,与罗宇起冲突,熊牛谷探险,进入炼气后期,学会炼丹。

  第六年,坊市,比武大会,夺湖,立志,进入地底洞穴闭关。

  第八年,进入炼气圆满,但无法筑基,心灰意冷,专心庶务。为联姻奔走,调查罗宇,被打回。被叶玉婵惊醒,再次闭关,探索龙渊湖地洞,出现入定。

  第十年,成功筑基。出关,坊市惨案。

  2018年6月10日

  细纲要改,正文也要改:

  1.前期视角全部以杨行为主,讲好第一个故事。主线是杨行的各种方式修炼及各阶段的感受。

  2人物上配角不要急于丰富,先完成先标签化任务,等主角歇下来闭关去了再丰富,等主角出关立刻再度标签化。叶语冰要先立起来再挫折,叶玉婵和叶知秋也是要先立起来再分析。

  3.打斗要重点研究。第一次冲突打罗宇,要简洁明快,第二次比武大会多些一点各种打斗,第三次熊牛谷遇到危险杨行救王喜和铁门山众人,援助鹤翼峰弟子,第四次防守坊市杨行没回去,而是率领铁门山和鹤翼峰弟子遭遇敌人,打了一场小型狙击战,法阵的妙用。

  4.每隔几章用冲突带带平缓的节奏。中期之后去荒山探险,回来遇到罗宇与刘奇拜访庶务峰,知道比武的事,接着进入后期,赢得比武。再外出历练,到熊牛谷和龙渊湖,在湖底地洞圆满。听闻越寇将掠黄鹤门坊市,急急回来参与防守,领悟小勇与大勇。回地洞筑基成功,出来遇到坊市惨案,参与对战霍家。

  5.主题定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修为决定地位。与妖兽争斗,虽然耗费灵草丹药,但所得材料和战斗经验远高于平时自己修炼。就像开坊市做生意虽然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耗费精力,还要承担保卫责任,但所得也是远远超过务农。

  6.在修为决定一切的地方,也有规矩和忌惮,特别是也有权力起作用,刘综筑基后期修为,却偏偏讨好罗宇。

  2018年9月25日晚

  写到黄鹤门坊市惨案后,坊市大战之前,卡文。

  坊市大战都已经写好了,之后的善后、罗家叶家的挣扎、回乡,也都想好了。特别想写回乡。但就是卡在这里过不去。

  两个难题,一是杨行在其中起的作用,确定了他作为信使与霍华沟通,他的所见所感所作所为应该怎么写?二是怎么从和谈过渡到争斗。前者是主角视角,其实可以回避,但会损伤读者体验;后者是主线必须,引出后面罗寅的神力和龙渊珠的故事。

  初步决定,牺牲杨行的存在感,着力写好大战前的铺垫。转折的点就在于矛盾不可调和,即霍山中有人不愿和谈,要借此机会收服黄鹤门。比如霍华和谈之后,霍峻仍然要求其做好战斗准备,说是大公子的意思。转黄鹤门视角,看见霍家军占据了一处阵眼,然后又提出交出罗宇的要求。可以描写霍家三金丹的外貌之类的了,前面加一个相距较远和法阵阻拦,看不清细节,现在才可以阵前对话。

  2018年10月15日

  第一卷写完,开启第二卷,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如果沿着第一卷的最后一章往下写,也可以,但始终要面对第二卷如何展开的问题。

  采用的办法,一是搜集之前准备的所有关于第二卷的内容,全部往文档里面装,再读一遍,有什么想法立刻记下来。二是想好每条线要发生的事,单线列出,先不管其他。三是重点考虑罗宇的洗白和视角由杨行转为罗宇。四是就列出的所有元素,排列顺序,先锚定几个事件,再慢慢散布到全部元素。

  pov转换不能生硬的转,如:杨行闭关几年,这几年就写罗宇,这样不行。要技术性加心理上的转。技术上,先尝试杨行闭关的时候写别人,如第一卷写叶语冰;再试着一章里面半章讲别人,一章讲杨行一章讲别人,好几章讲杨行好几章讲别人。心理上,让读者对杨行渐渐疏离,如杨行基于现实考虑不愿承担危险的责任,但罗宇去了。再慢慢让罗宇吃亏、吃瘪、被同情。回洛阳发现劣根在原生家庭,接着回来以他的视角作一遍“恶”,洗白白。

  2018年11月4日

  写第二卷第七章,又有点卡壳,要思考草市的分布和整个霍山的格局,包括内部的权力分配。

  2018年11月23日

  工作上经历了劳动力样本轮换核查,出差一整周,一点都没写,状态断了。卡在第二卷第十五章。

  2018年12月5-8日

  写到陶玉珠的时候,想尝试用对话的方式还原事件,继而用别人讲述的方式来替代正面描绘陶玉珠,但怕把握不好尺寸,就退回去从第一卷第一章开始回看找感觉,结果一看就看了4天....耽误了思维和灵感。

  2019年1月13日

  想玩游戏不想写,写也写得不顺。

  人们经常用“瓶颈”来描写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实,写作者真正的瓶颈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这种瓶颈不是说你写得不好,而是在于你会忽然对写作这个事情感到厌倦,觉得我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这才是真正的瓶颈。

  在这种时候,你不能够放下笔,也许一旦放下笔,再也不写了,你会过着一种再也得不到满足的生活。但是,你也不能硬写,因为硬写的话会把人写伤掉,从此你会非常非常厌倦写作这件事情。我觉得每个写作者都会经历这种阶段,这个时候谁也帮不到你,只有靠你自己慢慢挣扎出来。

  2019年1月20日

  写到第三十章。

  女儿和母亲从家乡过来了,这几天没什么写的时间。算上前些天去武汉开会、回乡给三舅舅奔丧,差不多半个月没怎么写了。今天写来,没什么灵感。

  关于写什么,原是有些定计的,大纲和细纲差不多都1000字了,扩展成3000多字的一章,问题似乎不大。但生硬的干挤出来,如流水账,干瘪瘪的,很不满意,远不如以前的肆意流淌。

  有时候写东西就是这样,知道要写什么,也充分考虑了这一段在整个情节中的结构,又定好了视角和线索,但从指间变成文字,还是差一丝灵性不可。

  也许编辑的灵性和创意的灵性、编故事的灵性不同,但也是灵性,不是下了订单走流水线就能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