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何为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田平无语,又忍不住感慨:杨行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筑基,自己当时也是苦修百年才到的筑基中期,罗宇年纪轻轻就修炼到了筑基中期,还问什么是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道就是道法,也是修炼。”

  罗宇似没听见,继续问:“何为道?”

  “道就是...”田平忽然想到,一本经书中曾记载,先贤们也曾讨论何为道。有一方认为道行天地间,不依赖人而存在,修士只需去追寻,找到即证道;另一方认为道存在于人的心中,修士所有去过的地方,都只是为了到达自己的内心,悟到即证道。这两种说法过于深奥,罗宇问的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田平说道:“这个问题返璞归真,我不能回答,你也不要想太多。”

  罗宇还是继续问:“何为道?我从记事起就在打坐与练剑,打坐后修为会提升,练剑后剑法会加强。但我不知这是为何。”

  田平看出,罗宇这是有点魔怔了,就和昨日的杨行一样。明明习以为常的,他们却想不通,道心支撑他们走到了这一步,却遇到了阻碍走不下去了。自己要怎么开导呢?对于才入门的弟子,自然好解释何为道;但对于修炼了几十年,道法烂熟于心、道理常挂嘴边的修士,怎样找到他们的盲点,有针对性的点化呢?

  田平忽然意上心头,开口说道:“黄鹤门祖师曾与人论诗:什么是诗?五绝七律就是诗吗?平仄押韵就是诗吗?格式之外,还要看有没有魂在其中。”

  罗宇茫然不知田平为何忽然说起诗来。

  “正所谓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田平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读诗是必要的。先学会诗的形式,再靠自己的感悟,接触诗的魂。若有形而无魂,只不过是假诗;若有魂而无形,魂也不能独存。每一首好诗,无一不是灵感与技巧相结合的产物。”

  “您是在说道吗?”罗宇若有所悟。

  “我是在说诗。”田平狡黠的一笑。“熟读三百首之前,不知道什么是诗,问了也无用;熟读之后,自然就理解了。”

  罗宇还要再问,田平指着外间的晨光笑道:“天都亮了,就到这里吧。你入定的这几天,刘奇来找过你好几次,还非要看到你真身才放心。”

  罗宇想,刘奇是怕我在这里闹起来。当下起身就要回坊市。临出门想起来,转过身对田平叩拜道:“小子叩谢田师叔。”

  田平颇为自得,坦然受了。他这一番将道比作诗的理论,也是面对罗宇灵光一现,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师道的进步,果然依赖教学相长啊!

  他心中得意,想要抚须点头,抬手却摸了个空。原来他闭关多年,出关时胡须毛发已有好几尺长,便剔了个干净。当下改抚须为整理衣襟,想要再提点两句,却发觉罗宇没有等他的意思,早已出门去了。

  ----------

  最近一个月的黄鹤坊市异常热闹,霍山的霍家军和商队在此逗留,周氏和各宗门的祝贺队伍一时也没走,坊市上空鲲鹏来去,茶楼酒馆天天客满,繁忙堪比霍山的汉陵峰草市。奇怪的是黄鹤门主叶知秋坚持在仙鹤峰会客,一次也没来坊市。

  有些宗门修士抱怨说,“黄鹤门太怠慢了。”

  另有些知道内情的则嘿嘿一笑:“这坊市早就姓霍啦!”

  大家脑筋一转,也就明白过来。

  有些不服气的仍辩称,“霍山看上这里,是黄鹤门的福气!要是换做我,宁愿拱手相送!”

  “霍山哪看得上你那块破地!”众人哈哈大笑着散去。

  ---触诗的魂。若有形而无魂,只不过是假诗;若有魂而无形,魂也不能独存。每一首好诗,无一不是灵感与技巧相结合的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