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上门提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国庆后的秋雨,没有持续多久,跟着又继续放晴。这种好天气,让气候专家都形成错觉,才进入十二月,他们就忙着宣布:今年是百年不遇的暖冬。

  话犹在耳,老天爷仿佛专门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气温徒降,从此专家在网上被戏称为“砖家”,从神坛上跌落下来。

  原陵县城区连着下了一个星期的雪,所有的街道都冻得结结实实。行走其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断骨头。县医院人满为患,走道上都架满了病床,救治摔伤的病人。猝不及防的家庭,水管、水表被冻破,无法做饭、洗澡,幸好城区还有三四口水井,没有在房地产大潮中毁去,于是县城的老百姓不论贫富贵贱,都回到几十年前,用水桶去水井提水。当然,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又增加了摔伤的机率。

  从没有下过雪的彭家坝村,也飘落了几朵雪花,四周的山峰,更是白茫茫的,盖上厚厚的积雪,如同戴了一顶白帽子。

  油茶收购完毕,谭诚稍微空闲一点,不用下地,可以陪着彭德福在家烤火、聊天。谭诚想把电视信号调出来,无奈电视机只是“滋滋”叫着,满屏的雪花点,却没有电视图像。彭德福道:“不用调了,调不好,我听人说,现在必须安装有线电视,没安的,就看不到电视了。”

  谭诚在浙江打工时,有一位朋友在有线电视台打工,他知道有线电视需要架设很长的电缆,价格不菲,彭家坝至今没有有线电视,估计是就是成本上不划算。

  谭竹生在学校冻得嘴唇发乌,手脚长满了冻疮,星期六放假回来,坐在炉火边就不想动了,真心感觉家里才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是冻疮一受热又痒得她只能在屋里跳来跳去。

  谭榆生在旁边看得直拍手,嚷着要谭竹生扮僵尸,像香港电影一样,直着腿跳着走。

  彭德福道:“学校太冷,受不了,就不要读书了。”

  “那怎么行,”谭竹生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道:“我现在进快班了,怎么能放弃?”

  谭诚夫妇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问她怎么进快班了。谭竹生才知道刚才的话太孟浪,好在这个事,已经有几个同学问过了,她私下早想好了几个理由,应付姚娜的理由是,有一名亲戚在市里工作,级别不低,很有些权力,他回彭家坝探亲时了解到谭竹生的情况,于是给学校的领导打了招呼,就把她调到快班了。对付父母的理由也有一个: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排名次,她的成绩比快班有的同学成绩好,有发展潜力,于是安排到快班。

  谭诚、彭德福对现在的学校政策毫不了解,县城的学校在他们心中和天宫没有区别,他们听说这个消息,一致对这个制度大表赞同,反复叮嘱谭竹生要珍惜这个机会,不能考差了,又回到慢班,那就太丢脸了。

  聊到高兴,谭诚问谭竹生道:“你在城里,听没有听到修铁路的消息?”

  谭竹生表示不知道。谭诚道:“闹了几个月,到现在还没有动工,是不是事情搞黄了?”

  正说着,外面有人敲门,谭诚开门一看,原来是上次买米的中年人。

  中年人上次莫测高深,端着架子,不说多话,这次却是“自然熟”,一边进门一边道:“谭哥这屋地势好,又宽敞,修了很多年了吧?”

  谭诚客气道:“都是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都要垮塌了。”

  “是啊,”中年人若有所思地说道:“谭哥,如果真要拆迁,你这个屋算不起价啊!”

  聊了一会儿后,谭诚一家人才知道,明年铁路很可能就要正式动工了,动工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房屋拆迁,这位中年人叫方太极,他就是专门来帮村民做好事,提高拆迁价格的。办法很简单,拆迁前,临时突击铺上地面砖,安装上豪华吊灯,村民不需要花一分钱,等补偿资金下发后,再给他分一部分。

  谭诚一家人都惊奇地瞪大眼睛,他们想不到,还有这种赚钱的办法——这世界真是太奇妙,他们很快又明白,地面砖铺好了不能再用,吊灯可以在这一家检查后,就立即取下,安到另一家去,一盏吊灯可以卖无数次,这种生意真是一本万利。

  谭诚首先反应过来,推诿道:“我这个房子,一看就不是安吊灯、铺地面砖的样子,我看还是算了。”

  方太极毫不在意地说道:“谭哥是一个实诚人,不过你可以问一下,村里已经好多人跟我们签订了合同,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谭诚一家人丝毫不怀疑方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