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地下迷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用原陵县领导的话说,现在是原陵县最好的发展时期,商机滚滚。可是具体到个人,都感觉是缺钱:谭竹生缺钱,不得不靠打工挣钱,连王子展都缺钱,没法做文物保护。有一句早流行过的话,王子展随时挂在嘴边: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彭德机将谭诚交给他的木牌卖了5000块钱,这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让他很气馁。在彭德机看来,这对木牌古色古香,雕功又好,怎么也得卖到10000万元才行。

  彭德机给谭诚2500元。谭诚告诉他,这个价格已经很好,当年他们在外面,几个人合作,这种货色也难卖到1000块。现在,大家都在收彭家坝的民间文物,行情看好,才卖得出这样的价。

  市文物局给王子展拨了一笔资金,做全县文物普查,让王子展喜出望外。他决定把这笔资金先用在铁路沿线。他的运气不错,在规划的铁路沿线找到几处一百多年前的老屋、古墓和卡门。

  彭家坝自然是重点,王子展恨不得每栋房屋都去调查一番。在彭氏祠堂遗址,王子展遇到谭诚陪彭德福在屋门口晒太阳。王子展这段时间经常来彭家坝,村民都已经熟悉他。谭诚开玩笑道:“王局长,你天天来,我们祠堂下面是不是埋藏着宝贝?”

  这段时间,村里人经常用这种话来开王子展的笑话,果然王子展又一次上当,义正词严地重申,文物考古是为了了解古代的信息和文化,不是挖宝,更不是盗墓。

  彭德福阻止谭诚继续拿王子展开玩笑,于是主动说起彭家祠堂过去的辉煌,让王子展很感兴趣。彭德福说完了,又道:“我听爷爷说,祠堂在明代就修成了,后来烧毁,又重修一次,我爷爷说在我们彭家的书里有记载。”

  王子展急忙问是什么书,彭德福想了一想,道:“我好像去年才看过的,谭诚你去那个杂屋间找找。”

  一会儿,头上沾满蛛蛛网的谭诚,拿着几本破烂的旧书下来。王子展小心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彭氏族谱》。

  王子展回城后,花了一个星期对这套族谱进行了研读,身上被蚊子咬了几个大包。他发现,这本书叫《彭氏族谱》并不准确,它其实是一本手抄的《陵水司志》。彭氏世为陵水土司,明末清初时一位叫彭贤的土司主,有感于彭氏衰落,为了重振家声,写了这本《陵水司志》,介绍陵水司的山川、地理、军事和历史沿革。这本书写成后不久,就遇到改土归流,清军大兵压境,彭贤和他的直系后人被强行迁居到省城,居住在朝廷提供的一家大房子里,不得回陵水。

  直到清末,彭贤的一位后人才将这本书带回彭家坝,请求彭家坝的彭氏后人将它放入祠堂,传之后世。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发现的第一本车罗市一带的土司志,价值不可限量。王子展一面拍打四面飞的蚊子,一边高兴地唱起《征服》,他琢磨着:有这本书,肯定可以发几篇C刊论文,副研究员的职称更是指日可待。

  王子展的第一个惊喜发现是,《陵水司志》记载彭家坝古代有一个大陵墓,埋葬着先秦时巴人一位将军,陵水的“陵”就是指这个陵墓。王子展推测,原陵县肯定由此得名,“原陵”就是“过去的陵墓”的意思。

  这个陵墓还在不在呢?王子展迫不及待地拉上冉成之,要去彭家坝踏勘。冉成之知道王子展有些水平,他本来可以实现他的梦想,加入一支考古队,在全国考古发掘,像他过去经常说的那样,“重写中国古代历史”。不过王子展的父亲是一位老顽固,说挖别人的祖坟,损阴德,一定要他回来当一名公务员。

  冉成之看王子展有兴趣,决定一起去彭家坝看看,他对彭家坝同样好奇。

  彭龙正在谭诚家发脾气,说那套彭氏族谱只有一套,即使不是价值连城,那也是彭氏家族的东西,彭德福怎么能私下送给了王子展?不是败家么?他想起上次炸坟事件,王子展一直没有处理,心中更火,话越说越难听。

  彭龙作为村里的权势人物,一直对彭德福这个堂妹关照有加,彭德福从没有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不免内心惭愧,低着头,老老实实地听彭龙训话。

  王子展和冉成之一到彭家坝,就直奔谭诚家。看到王子展送上门来,彭龙立即盛气凌人地要王子展归还彭家祖传的宝贝。王子展当然不肯,说这是彭德福给他的,彭龙道:“给你的?我看是你在行骗,比那些文物贩子还不如!你看那些文物贩子,不管一张桌子,还是一扇窗户,起码他们知道给钱。”

  王子展本来就没有准备白拿,一听说他比文物贩子还不如,气得脸色通红,掏出皮夹,生气地摸出三百块钱摔给彭龙,道:“来,来,给你!”

  “哟,就三百块钱,你是打发叫花子啊。”彭龙不屑一顾地说。

  “那你要多少?”

  “起码五千。”彭龙把手掌彭王子展面前一抻。

  “要五千块?你怎么不去抢?”

  “你不给五千也行,把书还回来,我们又没有逼你。”彭龙道。

; 彭龙正在谭诚家发脾气,说那套彭氏族谱只有一套,即使不是价值连城,那也是彭氏家族的东西,彭德福怎么能私下送给了王子展?不是败家么?他想起上次炸坟事件,王子展一直没有处理,心中更火,话越说越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