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封国赐姓 联姻大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何蜀地的郡守官员容易滋生反叛之心,正因为蜀地天险险峻、道路难行,尤其现在道路没有治理,与汉代时期治理过的一比现在的蜀地道路如同荒野。

  派谁到蜀地呢?可别在出现另一个蜀王蜀帝了。汉中郡和广汉郡这点资源可不比秦国地大物博。万一派去蜀地一作乱,没有巴国死拼到底,褒国是进不去的。

  最后决定迁都蜀地成都,蜀地经历了与巴国、褒国大战后男丁有所不足,所以褒国不增兵这也是重要原因。

  迁都决定已定,兵力调动考虑到汉中面临着楚秦大国,布防八万兵力,西面北面抵御秦国,东面对抗楚国,防备庸城的郇国。

  广汉郡趋于稳定,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争夺,经过褒国几年治理,民心所向,主要防备充国和西面的羗、氐游牧部落。考虑充国元气大伤短期内不会对褒国广汉郡动武布防三万兵力。

  蜀国男丁减少,蜀地作乱能力不足,巴国元气大伤,数年内威胁不了蜀郡。但是蜀地疆土较广,仅有五万兵力加上公室三千禁军,都城成都仅有两万兵力加上褒国君主公室禁军三千人。

  虽然巴国有三道盐泉,但是产量均不高,能维持两百万人左右。缺盐和解决缺盐一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头等大事。

  “如今与巴国已经产生隔阂,巴国必定限制盐量供给褒国,文武大臣有何良策。”褒国君主征求百官意见。

  “君上,考虑周全,褒国复国之初不过二三十万人口,巴国供给足矣。此次攻打蜀国巴国举国上下倾尽全力而不得好处。反遭楚国、充国围攻巴国数年一振不撅。

  必然减少巴盐供给褒国,限制褒国发展,且魏国安邑盐运送经过秦楚之地,两国自然限制盐入褒国。盐商不敢给褒国供盐。褒国无盐,国力军力受损。迟早沦为大国口中之食。

  巴蜀世仇,巴国未提供蜀国一粒盐巴,但是蜀国千年来依然能在蜀地称帝必然有解决办法。”

  太宰安抚文武百官,安慰君上。其实自己也不懂蜀国盐从何而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