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蓬莱梦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顿了顿,又在脑海中迅速评估了一下强攻连云堡的难度,微微点了点头,又继续布置道:“一旦战斗打响,敢死军会在半路截杀连云堡派出的传令兵。但是,他们人少,弩箭也不多,我军一旦攻入连云堡,段秀实,你的飞骑营不要缠斗,而是要火速前插支援敢死军,务必截断逃敌去阿弩月城的路,不使一人漏网!记住,此战的关键在于迅速抢在吐蕃援兵到来之前砍断弱水上的那道藤桥,那是吐蕃增援的唯一通路,只要此桥一断,小勃律王城孽多便是我囊中之物……”他粗大的拳头往地毡上狠狠一锤!铁灯都被震得晃动了一下。

  “末将遵令!”别将段秀实昂然答道。

  ……

  不知不觉,军帐外呼啸的风声逐渐大了起来,雪山上的气温骤降。

  待天亮时盘点,又有十余名士兵被冻死在自己的帐篷里。

  无法将同袍尸体带走的将士们,只好暂时用厚厚的积雪将这些昨天还活生生跟自己一起行军的战友们掩埋。

  当一万名唐军将士走过的时候,会注意到那个巨大的雪包,那是埋葬着牺牲同袍的白色坟茔,凛冽的寒风从上面吹过,呼啸着卷起上面的一层细雪,就像舞蹈着的雪山之神在旁边唱起了挽歌。

  那两万只黑色的、褐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眼睛中没有一滴眼泪,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牺牲同袍的祷祝:“安息吧!我的兄弟。你的横刀,我来擦拭;你的敌人,我来斩杀!凯旋归来,会接上你,带着荣耀,一起归家!”

  再寒风中前行的队伍中,突然飘出一阵低沉的歌声,不知是谁在低唱……,然后就是,十个、一百个、一千个……最后一万具胸腔里发出的声音在茫茫的雪山间汇集成一曲低沉而悲怆的军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连云堡,本是大唐与小勃律边境上的一座要塞,地势极为险要,翻过连云堡后通过狭长的瓦罕走廊,可经阿弩月城直抵小勃律的王都孽多。

  自从开元二十五年吐蕃悍然出兵攻占小勃律王宫之后,这里就成了吐蕃西出西域的主要通路。

  其间,大唐安西节度府曾三次出兵攻打这里,但均无功而返。近三四年兵戈暂息,时间一长,人们似乎也淡忘了昔日的号角和厮杀声,商旅的驼铃声却逐日增多了起来。

  每年的七月,这里既没有长安、洛阳的炎热,又没有雪山深处那种终年的严寒。白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山谷;夜间,从雪山吹来的风吹拂在婆罗川上,让人感觉舒适而惬意,对需要穿越雪山和沙漠远行的商队来说,这段路走起来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这个季节也是商旅归来最频繁的时候。

  由于大唐对吐蕃进行了封锁,故此进出关隘的商队基本以小勃律、大勃律和周围二十来个小国的商人为主,这也正是吐蕃为什么没有直接吞并小勃律的原因之一——它需要一个通往西域的缓冲区,需要有人替它不断的将盐、铁和粮食等物资输入境内。

  做为前哨要塞,连云堡常年驻守着一千余吐蕃和小勃律士兵。这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而在十里之外的狭长山谷中还修建了一座大寨,吐蕃大将赞婆率九千士兵在那里屯扎。这样一来,即便万一前哨要塞被重兵突破,受到狭窄地形限制的敌人也几乎不可能逾越大寨的阻拦。

  这天,一支约有五十头骆驼的小勃律商队渡过了婆罗川,顺利的抵达了连云堡要塞。

  按规矩,商队所有的防身武器都要被收缴,并在专人的看护下押送至大寨,再经一轮更加仔细的盘查后才能放行。

  小勃律“奴从军”队长石赜兰察脸上的两道伤口还在火辣辣的疼,他心不在焉的带着十来个士兵检查着每一个人和每一头骆驼。

  自从小勃律王宫被吐蕃攻占后,由于吐蕃的兵源相对短缺,原来的小勃律军队就被改编为“奴从军”,基本都被派往边塞或环境恶劣的地区配合吐蕃军队的行动,但是,“奴从军”就像吐蕃人的奴隶,如果有战斗,他们必须冲在最前面,如果有好处,也只能分得最少的一份。

  眼前这种盘查商旅的“肥缺”,几乎收到的每一枚铜钱都要上缴给吐蕃千夫长,稍不注意,马鞭就会暴雨般抽将下来。前两天,他为了救护一个生病晕倒在路边的手下,不小心惊了一个吐蕃百夫长的马,就被劈头盖脸抽了好几鞭子,又无药可用,晚上疼得几乎睡不着觉。

  “这狗日子,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他看着不远处山坡上那些坐着喝酒,晒太阳的吐蕃士兵们,心里悔道:“还真不如跟这些商人一样,即便是在瀚海里渴死、被马贼杀死,也强似在这里窝囊死!”

  他十九岁时曾随着叔父,跟随一位叫康莫尔老爹的粟特商人的驼队走过一趟丝路,他到过长安城,见识过万里丝路上的风貌,也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后来,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了马贼,叔父受了伤,自己也差点送了性命,后来他们被唐军护送回国后,他便不肯再离家远行,而是通过一个熟人的关系加入了小勃律王城的卫队,谁知道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吐蕃攻来,老国王被杀,王城卫队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都被改编成了“奴从军”。

  “那个人也不知道怎样了”他突然想起在那趟旅途中认识的一个“大人物”,却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十几年了,他肯定早不记得我了。再说他现在是国王,还娶了个吐蕃老婆!连杀父之仇都不记得的人,还能记得我吗?”

  “石头!你狗日的发什么愣?还想挨鞭子吗?”不远处那几个吐蕃兵讥讽道。

  他忙收回思绪,随手拉过一名商人开始搜身。

  他一抬头,目光正与那位个子不高的商人相碰。此人一身小勃律商人的打扮,黑红的脸膛,留着些蜷曲的胡须,笑嘻嘻的脸上还有两个酒窝……。

  他心中一动,手上却多了沉甸甸的一大缗铜钱,那商人笑嘻嘻的用纯正的小勃律语说道:“长官辛苦了,买点酒御御寒啦!”

  ……

  本章用了大量象征和暗喻。  不知道熟悉历史的朋友能否注意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