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一语成谶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到如今,他麾下的禁军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人,这三万人除了一万在北伐军战败之后新招的军兵之外,其余的两万军兵皆是接受了明式训练的军兵。

  为了保证禁军的战斗力,刘协还多次派遣禁军跟随着孙坚南征北战,大部分的军兵其实都已经见过了血,上过了战场,并非是什么花拳绣腿。

  现在羽林、虎贲两军共计六千人,其余两万四千人,则是延袭旧制为南、北二军,只是不再射卫尉和中尉管辖,而是设南北中郎将管辖。

  南军在伏德的管理之下,北军则由卢植之子卢毓管理。

  外军由刘宠管辖,扬、荆两州后方之地是刘表和刘繇,两人都是出身宗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无选择。

  兖州牧袁术和青州牧曹操两人也是曾经在讨董联军作壁上观之时,愿意领兵救援的人。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刘协不清楚每個人的心中所想,绣衣使者收集的证据也不会是完全的真相。

  或许有人在伪装,或许有人暗藏着野心,但是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再说,局势再怎么败坏,都没有曾经董卓入京之时败坏。

  变法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还能够顺利的推行。

  变法到如今才进行到了大半,还有一些的事务需要革新。

  变法的内容很多,其中很多方面是借鉴明庭之中实行的法令。

  诸如明庭之中有一法,叫募役法。

  募役法废除原来的民户需要承担力役、杂役、军役等徭役。

  其治下全部采用雇人应役的办法,雇员所需经费,由按户分摊。

  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豪强、地主、世家,也要缴纳役钱,称为“助役钱”,甚至承担更重的税钱。

  这一法令也被借鉴,只是做出了些许的修改。

  汉庭治下百姓仍然需要承担力役、杂役、军役等徭役,只是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世家豪强,也需要交纳役钱,不仅开源同时还节流。

  军权……

  刘协停下了脚步,站在了宁安殿之外。

  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否正确,加强了州牧了权柄,给与了兖州和青州几乎无限的权力。

  如果真的能够击败明庭,或许兖青两州将会尾大不掉……

  刘协摇了摇头,强迫着自己不去想这些以后发生的事情。

  为今之计,是如何抵挡明军。

  刘协自嘲一笑,心中满是无奈。

  明军军势鼎盛,兖州、青州两州之军能否挡住南下的明军都尤未可知。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刘协想起了那一句从太平道流出的谶言。

  他害怕这句谶言成为真实。

  他没有如同朝中的那些大臣一样心怀侥幸,认为可以划河而治。

  他虽然从未见过许安,但是他却可以说自己很了解许安。

  从还在洛阳开始,他便不断的听到许安的名字,听闻太平道的事迹。

  许安一路从太行山中崛起,从占据到一郡再到一州,在到跨州连郡,雄踞北境,到如今的问鼎中原。

  许安在治下推行的各项政令,在公开场合做出的演讲,刘协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刘协也在想,天命是否真的已经抛弃了大汉。

  许安麾下的明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臣谋士,但是为什么总能推行正确的法令,得到民众的支持。

  汉承秦制,很多地方都和秦朝很像,包括制度在内。

  但是许安所建立的明国实行的三府六部制,还有推行的军制,以及各种制度都是崭新的制度。

  而实践也证明,按照了那样的制度,国家仍旧能够运转,甚至是运转的更好。

  刘协站在宁安殿的殿门之前,转头看向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