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生擒皇甫嵩!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惨嚎声并没有引为明军的停止进军而停下,这一次的惨嚎声来自的地方正是汉军大纛所在的地方。

  汉军最后的骑军在皇甫嵩的带领之下发起了进攻,周泰和蒋钦两人作为箭头当先而来,一众汉军甲骑紧随其后。

  皇甫嵩原本所处的距离在汉军军阵的核心,虽然黄巾军进攻的十分迅速,但是毕竟是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军阵,间隔还是颇远。

  皇甫嵩带着麾下的甲骑冲锋,沿路之上自然避免不了遇上大量的汉军溃兵。

  而现在的皇甫嵩正准备拼死一搏,又怎么会去管那些普通的军卒。

  那不断发出的惨嚎声,是拦路的军卒被正在冲锋向前的汉军甲骑屠杀的声音。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爱兵如子,同吃同住,不过只是表面,只是用兵之法罢了,为的便是让麾下的军将效死奋战。

  一个下令毫不留情杀死包括老弱妇孺在内,不接受任何的投降,屠杀了所有反叛军的人,怎么可能是慈悲为怀的圣人,君子?

  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那做歌的百姓到底是何处的百姓?

  那传唱这首歌谣的百姓到底是那底层食不果腹的升斗小民,还是那些一贯作威作福的世家豪强?

  又或许……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豪强眼中,那些升斗小民,那些走夫贩卒只不过是一群和豚犬无异的牲畜,不配被称之为“民”,不配称之为“人”,和他们根本就并非是同类。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

  真的是黄巾军所为吗?

  八州之地,连天的烽火,真的是靠着一个以善道教化,在救治乡民之时传道的道派能够引发的吗?

  百万民众起义,遍观上下五千年,又有出现过几次?

  许安对于张角、张宝、张梁三人了解不多。

  他只是远远的看过张角和张宝两人,唯有张梁教导过他一些时日。

  他了解一些张梁的生平,也因此得知了张角和张宝两人的一些的事情。

  张氏三兄弟,没有一人有存世的子嗣。

  他也从张梁的口中得知了张角最后的遗言。

  “若有那一天,一定要记得告诉我,被黄天所照耀的世界,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自始自终,他们都在为着黄天之世而奋斗,从未有想过退缩,从未有想过投降,从未有想过屈服。

  哪怕是被围困在广宗弹尽粮绝。

  哪怕是身患重病,连战连败……

  最初黄巾军的构成是哪些人?

  他们真的只是一群只想着打家劫舍,四处流窜只知道破坏却不事生产的暴民?

  还是一群被邪教所洗脑的狂信徒,一群被蛊惑了的百姓?

  有的人坐在温暖的房舍之中,翻阅着薄薄的史书,指着书中那些走投无路,愤而发起反抗的人,自以为是的将那些人划归到暴民的行列,指责他们不顾全大局,指责他们烧杀抢掠。

  他们根本就不管,哪怕是史书之中,史官都提上一笔,那些人做出了烧杀抢掠的事情。

  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他们不是暴民,也不是被所谓的邪教蛊惑的百姓。

  他们是因是不堪连年征战的逃兵。

  是失去土地被欺压的佃农。

  是引为灾害而无奈背井离乡逃亡避难的流民。

  是迫于赋税而走投无路的升斗小民。

  是没有了生计饥肠辘辘的走夫贩卒。

  是因征伐鲜卑羌人而家破人亡的兵丁家属。

  他们不过是饱受欺凌的升斗小民,不过是不为大汉天子所知的,对于高高在上的世家豪强,不过是蝼蚁的升斗小民……

&em人有存世的子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