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凶多吉少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若是数年前的东州兵,就算是人数少于对方,又如何不敢出城血战。

  成都之战,自始自终刘焉都是坐镇中军,指挥着军队。

  但是数年之前,董卓使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任岐,使其引兵进攻刘焉。

  刘焉亲领东州兵,募青羌之兵与其野战,一战而破益州联军,阵斩贾龙、任岐,收押一众叛军将校。

  上行下效,刘焉有敢死之心,东州兵亦存决死之意。

  那个时候的刘焉虽以年长,但是锐气尚存,他刚刚入主益州,他的雄心壮志还没有被益州的声色犬马所消磨,他的鸿图野心还没有被无情的现实所泯灭。

  如今,刘焉身死,黄巾军入主绵竹,东州兵的一切都操持于黄巾军的手中。

  雷铜和吴班两人亲冒矢石,披坚持锐,已存敢死之心,而他们带领的一众东州兵也是重新找回了锋芒。

  面对着势如猛虎一般冲击而来的东州兵,益州军的战线迅速的瓦解。

  而南城,颜良带领的黄天使者犹如一柄尖刀一般狠狠的刺入了南城的腹地,如今的南城,那些被留守的益州军军卒早已经是陷入了奔溃,所有的成建制的部曲都已经是被黄天使者无情的击溃。

  那些任宪留下的死士,根本没有几人逃过黄天使者手中的强弩,他们只来得及引燃了几座建筑,便被黄天使者无情的射杀,外围的警戒哨轻而易举的被摧毁,根本没有给他们多少的时间去纵火,大火根本没有蔓延起来。

  庞德带领的武卒,在协助进攻了一小部分的南城之后,便直接向着益州军主力所在的东城区发起了进攻。

  益州军强,武备优良,只是相对而言。

  相对于东州兵,相对于益州黄巾军,他们确实要武备更为优良,确实要军卒更为精锐。

  但是如今他们的对手不是什么东州兵,也不是什么益州黄巾军,而是庞德带领的黄巾军武卒,是如今天下少有的强军。

  结果显而易见,堂堂阵阵之战,这些益州军如何是黄巾军武卒的对手?

  益州军在东城区南部构筑的防线就这样轻而易举被瓦解,庞德根本没有遭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如今能够在正面对抗黄巾军武卒的军队,汉庭之中除了汉军锐士以外,便只有少数几支强军,诸如“丹阳兵”,还有孙坚一直跟随着他征战的那支豫州军可以与之抗衡。

  魏庭之中,也只有武威军和大戟士,还有先登营可以正面和黄巾军的武卒营交锋。

  黄巾军中的陷阵营和黄天使者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军队,无论是训练度,还是体质和纪律,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顶尖。

  洛阳之战之所以最后退出洛阳,黄巾军其实只是有三支地方守备部队战败,许安带领的黄巾军主力每一次的交锋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是战术上获得了胜利,战略上却遭受了挫折。

  诚然,若是不计代价,黄巾军确实能够强行攻下洛阳地区,将八关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是为了一个洛阳,折损大量的精锐,并不值当。

  所以当贾诩提出了驱虎吞狼和两虎竞食之计后,许安果断选择了放弃洛阳地区。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不败。

  昔日曹操数十万大军南征,精兵无数,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兵败赤壁,这谁又能够想到。

  战场之上的搏杀,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战争走向,影响着最后的胜利。

  许安麾下如今真正的精锐不过就四五万人。

  陷阵营千人,黄天使者两千人,武卒八千人,锐士一万二千人,合计两万三千人。

  骁骑、武骧、并州、上谷、西凉五营各五千人,腾骧卫五百,合计二万五千五百人,

  共有四万八千五百人,看起来多,但是实际上,锐士营,新补军兵六千,他们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有配全。

  直到现在,黄巾军骑兵五营,还有度辽营一共六营,他们的盔甲都没有完全配全。

  黄巾军工坊很多,矿场也很多,但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了,武装起一支军队的困难度。

  太平道终究是家底太薄,这几年虽然在迅速的发展,但是太平道内工匠的数量相对于魏庭和汉庭来说仍然是相去甚远。

  看起来太平道的军队强大,远比魏庭和汉庭强盛。

  若是堂堂阵阵之战,无论是魏庭的主力军,还是汉庭的主力军,都无法胜过黄巾军。

  但是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堂堂阵阵之战。

  兵家相争,以正合,以奇胜。

  黄巾军一路以来,皆是以席卷之势横扫了凉、并两州,但是实际上这都是在严密的计划和方略之中进行。

  中原之地,无数的城池,无险可守。

  若是贸然出击,攻下了一座城池,便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去驻守,当地的豪强世家也不会轻言放弃。
<出洛阳,黄巾军其实只是有三支地方守备部队战败,许安带领的黄巾军主力每一次的交锋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