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武曲举鼎!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t;一旁的许攸面带笑容,手握着酒杯靠在栏杆之上,用余光看向许安。</p><p>当看到许安脸色的变化,脸上的笑容也更甚。</p><p>这一次为吕布造势,他将颜良安排了进去,让颜良乔装打扮了一番,装饰成北地的匈奴人。</p><p>现在颜良脸上涂着颜料,又画着浓妆,改了发型,衣袍,完全看不出是颜良原本的模样,说话的时候颜良也是粗着嗓子改变了口音。</p><p>凉州平定,以阎忠为首的凉州一系也越发的壮大,军政两界的凉州人都越来越多。</p><p>而太平道派系就更不用提了,凉州一战,徐晃等一众将校皆是受到了封赏,也正是因为此战,徐晃从原本太平道中的得道升为了方主,正式成为太平道的第七位方主。</p><p>这也让许攸越发的心急,他想要培养自己的派系,加大自己的话语权。</p><p>但是颜良、文丑两人现在还是校尉,并没有升任将军,战功不足。</p><p>黄巾军将校如云,若是想从其中脱颖而出无疑是一大难题,所以许攸便想到了安排颜良去来演这一处戏,好让引起许安的注意。</p><p>事实证明,颜良举起了大鼎,也确实让许安注意到了他。</p><p>许安没有注意许攸的小心思,不过其实对于颜良和文丑他早就存了重用之心,原本的时空之中,颜良和文丑两人就是袁绍麾下地位最高的大将。</p><p>虽然两人,一人命陨白马,一人命丧延津。</p><p>但是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文丑死于乱军之中,被曹营诸将围杀,部下当时都陷入混乱在争抢物资,独木难支。</p><p>颜良于白马之战阵亡,不过当时的颜良只是统领的一营偏师,</p><p>曹操的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p><p>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令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等部率军向西,挺进延津,而让颜良独自进攻白马。</p><p>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率军奔赴延津后,曹操随即引精锐骑军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军才发现了曹操带领的骑军。</p><p>此时颜良军少,又是仓促迎战,曹操派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先锋冲在前面,又亲率徐晃等人的部队紧随其后后。</p><p>经过一番交战,袁军溃散,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在张辽带领骑军的掩护下,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p><p>两人的武勇和能力其实都有,也没有多少可以质疑的,毕竟能够在当时已经是北方霸主的袁绍麾下任职,且位居前列,作为大将,绝不可能是庸碌之辈。</p><p>文丑不善于军队的管理,而颜良没有想到曹操的突袭,其实那种情况下,也很少有人能想到明明之前的情报是曹军主力在进攻延津,但下一刻曹军的主力却又出现在白马。</p><p>不是颜良、文丑两人不强,而是当时的曹操实在是太强。</p><p>有荀攸等一众顶尖谋士为其出谋划策,又有徐晃、张辽、关羽、许褚等一众勇将作为前驱。</p><p>而指挥颜良、文丑的袁绍却是优柔寡断,更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最不靠谱抉择的统率。</p><p>官渡之战,袁绍但凡只要选对一次,他就能击败曹操,但是袁绍就是选择了所有的错误答案,也葬送了麾下一大批优秀的将校。</p><p>乌曹被烧,袁绍拒绝接纳张郃的建议,只是派遣轻骑救琼,强令以张郃和高览率领重兵进攻曹营,最终导致官渡之战的溃败。</p><p>袁绍随后抛弃军队,只领亲从渡过了黄河,张郃和高览身陷重围,只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