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君臣不相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大,严格意义来说,甚至不能称之为殿,应该称之为屋。</p><p>刘协此时正襟危坐于首座,看到两人步入了屋内,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p><p>“臣孙坚袁术拜见陛下。”</p><p>孙坚和袁术两人恭敬的行了一礼,在刘协的示意之下坐在了两侧。</p><p>“今日朝会之上,群臣激愤,我看到吴侯和高阳亭侯两人的神色颇为凝重,所以才想请你们过来。”</p><p>孙坚和袁术两人皆是眉头微蹙,不过立马便恢复了正常,等待着下文。</p><p>“我知道檄文中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陈琳在檄文之中全是恶意中伤之言,事实绝不是陈琳所说的那般,两位将军忠心为国,若非是两位将军死战,国贼董卓如今还窃据于洛阳,为祸天下。”</p><p>刘协说话间也没有自称为朕,而是自称为我。</p><p>“所以我希望两位将军不要因为檄文而心中生出什么芥蒂。”</p><p>刘协言辞诚恳,孙坚和袁术两人心中皆是生出了些许的暖意。</p><p>“史书有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p><p>刘协面色郑重,诚恳的言道。</p><p>“但众臣扶持我危难之间,我绝不会因为流言、蜚语而疑心大臣。”</p><p>“我非越王,而诸位也绝无可能步文种后尘。”</p><p>狡兔死,走狗烹,这一段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p><p>文种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p><p>灭吴后,自恃功高,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p><p>孙坚抬起头看向坐于首座上的刘协,面色凝重,近来流传的风言风语还是进入了刘协的耳中。</p><p>陈都之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传出一些流言蜚语,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的细节。</p><p>栽赃他孙坚要谋反的,言说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的,各种各样。</p><p>在这个剑拔弩张的局势之下,传出这样的流言蜚语,还有檄文的打击,对于整个陈都朝廷来说,无疑是十分的重大。</p><p>“我刘协在此郑重起誓。”</p><p>刘协举起了手掌,郑重其事的开口。</p><p>“君臣不相负……”</p><p>“若有朝一日,我背弃今日之誓言,听信谗言,而杀害功臣,则天命永不眷我汉室!”</p><p>袁术和孙坚两人眼眸之中的瞳孔陡然放大,一起看向刘协,眼眸之中流露出的神色尽皆是震惊。</p><p>“陛下……”</p><p>孙坚张了张嘴,话到口中,却无法说出。</p><p>刘协是天子,却对他们做下了如此沉重的许诺。</p><p>袁术也是有所触动,他看着刘协的眼神也再不复从前,说实话,他以前确实还是将刘协视作孩童,但是今日面对着刘协,他知道自己终究是错看了刘协。</p><p>这个经历了戊辰之乱,被蹇硕扶持着登上帝位的孩童,这个从洛阳一路辗转,南下一路潜伏进入了陈都的孩童,这个在陈都重新继承皇位的孩童,并不能以常态视之。</p><p>或许那封遗诏是真的是真实的,这是袁术第一次认为蹇硕手中的遗诏是真实的。</p><p>袁术的内心有些动摇,他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