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李儒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破。</p><p>“孙坚军如今还在筹备渡河之事,正在搜集船只,他们要想渡河恐怕还要花费一番功夫,我们完全可以赶到他们收集到足够的船只,搭建出浮桥之前赶到黎阳。”</p><p>“韩猛、淳于琼两位将军如今领兵分别镇守黎阳、延津两地,孙坚两次派遣的先锋部队都被击退了。”</p><p>这一次高览没有回答袁绍,而是一名身穿着蓝色深衣,面貌俊朗的文士回答了袁绍。</p><p>此人正是冀州别驾田丰,昔日在冀州牧韩馥的部下时,因为正直而不得志,后来袁绍亲自拜会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p><p>别驾之名,原是因为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而得名,足以见袁绍对其的重用。</p><p>如今田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袁绍势力的谋主,因此这些大局之上的问题全都是田丰在管理。</p><p>“青州焦和那边也已经传信了过来,四州黄巾军残部攻破了兖州的泰山郡,不再袭扰青州,他已经带着部曲北上进攻乐安国,徐州军臧霸不听宣召,如今盘据在徐州北面的琅琊郡,徐州军现在也没有办法袭扰青州,要不了多久,就能克复乐安国。”</p><p>袁绍点了点头,他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p><p>“不过还有一个问题。”</p><p>田丰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言道。</p><p>“北海相孔融不遵调令,只是一味的固守城池,似乎还和某些人有勾连之举。”</p><p>“孔融?”</p><p>袁绍记得孔融,孔融在北海国这些年来,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麾下也有不少的军将。</p><p>“若是孔融也如同张邈等人一般投靠陈都,恐怕青州之地又要混乱起来。”</p><p>袁绍的眼神微厉,冷声道。</p><p>“陈留王于陈都自号为帝,名不正,言不顺,他孔融莫非也和孙坚一样无知?”</p><p>袁绍冷眼看着底下缓缓向前进行的军卒,心中更是冷冽。</p><p>他当初为关东联军的盟主,主持讨伐董卓一事,但是刘协逃出了洛阳,却是不往怀县、也不去酸枣,反而是跑到了陈国,这无疑是狠狠的一巴掌直接打在了他袁绍的脸上。</p><p>袁绍也因此对刘协态度的冷淡了下来,只是在第一次派出了使者觐见了一下,便没有再派遣任何的使者,也没有公开承认刘协的帝位。</p><p>而就在前不久孙坚进攻函谷关时,袁绍也收到了一道诏书,一道来自长安的诏书。</p><p>正是这封诏书,使得袁绍敢于派遣周昂进攻豫州,敢于对抗孙坚。</p><p>……</p><p>如今的长安朝廷,因为董卓长时间的在郿坞享乐,不理政事,而是让一直以来都恭敬无比的司徒王允处理,久而久之,大部分的权柄都被王允所把持。</p><p>只是军权仍然牢牢被董卓把持,王允虽然把持着朝政,但却也没有翻脸的能力。</p><p>孙坚在函谷关外陈兵之时,西凉军人人自危,他们都知道孙坚的勇悍,也明白若是战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下场。</p><p>长安朝廷的百官虽然被董卓挟持,但是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董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