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太平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战国时期魏人李悝制订了《法经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秦时商鞅改法为律,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秦律体系。</p><p>刘邦初入关中,与父老乡亲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摒弃了秦朝时的繁苛之法</p><p>后来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天下初定,萧何奉命改革秦政,制订汉律。</p><p>《汉书·刑法志:“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p><p>萧何在秦法六律的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合为九篇,成《九章律,《九章律便是最初的汉律。</p><p>至于后世所说的六十篇汉律,</p><p>二十七篇《越宫律是规范警卫、宫禁事宜。</p><p>六篇《朝律又名《朝贺律,主要是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p><p>十八篇《傍章律是补充《九章律所未涉及的官秩、仪品之制,兼采先秦古礼及秦仪所撰《汉仪,属于朝觐、宗庙、婚丧等方面的礼仪制度。</p><p>《九章律、《傍章、《越宫律、《朝律,四律统称为“汉律六十篇”。</p><p>但实际上,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只有《九章律一律。</p><p>现在许安命人印刷的《太平律大部分的内容便是取自存放于原来晋阳城府衙之中的《九章律。</p><p>《九章律的用词造句,皆是和这个时代的文字记录习惯一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文言文。</p><p>萧何无愧于汉初三杰,他制定的《九章律用词精准,容易理解,但是毕竟书面用语,有些地方难免有些难以理解。</p><p>没有律法,社会自然就没有安定可言,所以许安也一直筹备律法一事。</p><p>现在《太平律上的用词,基本都偏向于口语话,用词造句全都是浅显易懂的字词,务必力求精确,易懂。</p><p>汉庭的官员熟读经义可以无障碍的阅读《九章律,但是太平道中如今的官吏,很多都是从道堂之中突击培养出来的符祝,他们的知识水平并不高,他们认识的字也比较有限,让他们能弄懂较为复杂的汉律,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事情。</p><p>太平道这么久以来,说是依从汉律行事,但是大部分时候只执行三条律令。</p><p>“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基本是沿用了当初刘邦进入咸阳时约法三章的律令治理地方。</p><p>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执法的官吏甚至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律法。</p><p>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案件审理,基本上都是原来汉庭的官员办理,太平道出身的符祝协理,依照《汉律解决,因为只有那些官员对汉律较为清楚。</p><p>所以推行更加口语化,更加浅显易懂,更加规范,适宜如今形势的《太平律势在必行。</p><p>“学院今年的第二学期过一段时间就要开了,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还在家中,也就说在地方识字的人并不算少,虽然他们识字有限,但是也不至于完全不懂。”</p><p>“道堂毕业的符祝如今也分散到了各地为官为吏,军中的识字班开战的也颇有成效,所以我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