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登清泉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晨,初升的骄阳缓缓升起,驱散了凌晨的微寒,街道两旁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青石板铺成的小巷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拱桥布满苔藓,小径两旁的野草挂满了泪珠,一切显得格外幽静,舒缓。

  一位英俊的青年慢悠悠走来,青年身披紫蓝色的长袍,腰挂一块紫玉,一把紫剑随意系于腰间,神态悠闲自在,步伐轻快自然。身旁左右各一,跟着一大一小,两个仆从,大的,相貌平平,身材高大,呆板敦厚,身穿一件黑色麻衣,背上背着行囊,缓慢跟在黄瞳身边,正是“庖二”。左边一个身材矮小,神态狡黠,时不时四处张望的男子,正是“庖一”。

  来往的行人纷纷避让,侧目而视,有的干脆止步围观,不少容貌艳丽的女子纷纷眉间传情。颇有前世明星效应。

  出了巷子,前面是一片开阔的良田,一片一片金黄的水稻镶嵌在农田之中,饱满的谷粒悬挂在上面,让她弯下了腰。三三两两的老农,头戴斗笠,光着膀子露出黝黑的上半身,手持镰刀,卷起裤腿弯着腰,卖力地除着杂草。旁边过膝的小溪中,一群顽童有的胸前挂着一个红肚兜,有的干脆浑身光溜溜,小脸脏兮兮成群结队提着木桶,带着渔网,在溪中摸虾抓鱼,打闹嬉戏,天真烂漫。丝毫没有受到燥热太阳的影响。

  看着旁边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的两人,黄瞳不禁觉得好笑,随着灵气的淬体,四季的变化,寒暖的交替,对黄瞳来说丝毫不受影响,微握拳头,感受到身体强大的生机,按照这个趋势不出意外,活个一百多岁丝毫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身体的灵气已经饱满,没有进一步的方法。唯一的收获就是能够感受水的流动轨迹,控制部分水流,没有小说里面的花里胡哨,不用所谓的符咒,神识什么的,就是感悟自然之道,向天地借助部分权限,掌握天地大势。

  除了身体内无色无形的灵气之外还有一种能量,每当伏案精读就会显现,与上古圣贤所提到的“浩然正气”很是相像,应该是灵气的激发提前显露出来,不然非大儒难显“正气”,正所谓百年难显一大儒,千年难遇一圣人。当今楚国朝廷除了年事已高的李阁老外,再无一人,周围四国也是如此,以文治国,大儒乃是各国读书人的文坛领袖,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除了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大儒数量的多少,这是前世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的,这个世界读书人的地位极高。

  楚国位居南方,农田肥沃,土地平坦,富饶多金,多有“鱼米之国”的美称。齐国位居西边与楚国隔海相望,铁矿众多,冶铁技术高超,以出售兵器,农具为主,商业领域发达,两国私交甚好,每年互派青年才俊,相互切磋诗文绘画,以此互探“国力”。东部位居蜀国,多高山丛林,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盛产药材,珍贵皮革,国力稍弱。北部是蓝国,国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靠海而居,以捕鱼为主,渔业发达,国力最弱,由于长相奇异,不被各国所喜。中部为中原地带,河流众多,各国商业贸易必经之地,秦国为五国霸主,国力强盛,截江收税,历史最为古老,留下诸多上古先贤文墨真迹,国都乃是读书人的文学圣地,大儒足足有五位之多。

  何为大儒,大儒为何可以称为文坛领袖。是否需要闻名天下?是否需要著书立传?是否需要教化世人?黄瞳也是一知半解,首先这个世界的大儒不像小说里面的“大儒一喝断军魂,二喝断鬼神,三喝断山河”,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却不普通按照老友的说法,李阁老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东西,能够让人宁静下来,仿佛一切的世俗琐事都消失不见,如同超脱世俗的老道一般“无为”。黄瞳认为应该也是超凡的一种,当一个人的“神”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可超凡入圣,这个神应该就是所谓的“浩然正气”李阁老应该也是如此,其中有何妙用还要慢慢探索。

  清泉山,互派青年才俊,相互切磋诗文绘画,以此互探“国力”。东部位居蜀国,多高山丛林,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盛产药材,珍贵皮革,国力稍弱。北部是蓝国,国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靠海而居,以捕鱼为主,渔业发达,国力最弱,由于长相奇异,不被各国所喜。中部为中原地带,河流众多,各国商业贸易必经之地,秦国为五国霸主,国力强盛,截江收税,历史最为古老,留下诸多上古先贤文墨真迹,国都乃是读书人的文学圣地,大儒足足有五位之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