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854.你可知道,白居易还科举作弊5000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人们这么痛恨权贵豪门。”



“怪不得说,寒门难出贵子!”



“就是这些人不守规矩!”



“这白居易要是放在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都能让他坐牢,直接打断他的腿,看他还敢不敢冒籍!”



“我终于知道,文化人的专业和人品,根本毫无关系。”



“就这,还整天喊着怀才不遇。”



“真是醉了!”



............



陈通呵呵一笑。



别看白居易名头挺大的,就冲他破坏科举,带头作弊,还有歌颂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暗点破事。



陈通就异常反感。



高能低德的人,太多了。



陈通:



“现在,谁还敢说黄巢有能力考上科举?



他的诗词水平能搞得过白居易?



能高的过李白杜甫?



要知道,李白甚至连科举都不参加,直接走了一个终南捷径,因为他就知道考不过。



因为在唐朝,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吏,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



这才是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包括杜甫都是没考中科举!



这就可以看出,在唐朝考科举,那真的是难如登天。



就是在科举比较发达的宋朝以及明清,大才子,大诗人,大文豪落榜的那也比比皆是。



比如蒲松龄一生就考了44次,照样还不是落榜了!



你黄巢的才华能比得过他们吗?



而且黄巢当时还是在山东,山东在唐朝来说,那也属于科举大省,毕竟那是孔孟之乡。



你这竞争压力有多大?



因此,他黄巢考不中科举,那只能说明,他没有达到科举考试中那万中无一的水平。



这是科举这个筛选制度本身的残酷性决定的,并不是因为什么唐末的腐败。



并且,黄巢是不差钱的人,而且还是有一定背景的人,这样的人落榜,那只能说明一点,



水平不够!



他并不是那种寒门学子,被人还挤掉了名额。



只要黄巢能够达到人家的水平线,你以为黄巢不会去花钱运作吗?



关键就是,他钱都没地方花,这水平差的太远了!”



………………



曹操此刻哈哈大笑。



人妻之友:



“这不就直接真相了吗?”



“科举考试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科举考试的难度!”



“除了赵光义那个蠢货疯狂的增加科举录取的人数以外,其他朝代的科举,那就是如同鲤鱼跃龙门。”



“考不中不就是常态吗?”



“李白考都没考,杜甫没考中,白居易还得舞弊作假,进行科举移民,这才能够通过第一次筛选。”



“这就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难度有多大。”



“不过要是曹操去考,那就不一定了!”



“曹操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诗歌一绝,这要是去考试,绝对的状元之才!”



………………



李渊感觉舒坦了,这才对嘛。



平平无奇李家主(乱世雄主):



“这一回不碰瓷了吧?”



“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黄巢就是没那个本事呀。”



“不要觉得考不中科举,就好像一定是谁亏欠他似的。”



“你这逻辑都是崩的呀!”



“他黄巢有本事寒门学子,还有被人顶替一说。”



………………



黄巢被人说的是脸色发青,尤其这些人堂而皇之的质疑他的才学,这就让他不能忍了。



黄巢一直觉得自己在诗歌文学上面的才华,那简直能够力压李白,杜甫。



你们这些人,眼睛绝对瞎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



“你说黄巢不是因为科举落选才造的反,”



“那他是因为什么造反?”



“除了这个之外,他还需要造反吗?”



………………



陈通呵呵一笑,眼中满是嘲讽。



陈通:



“很多人把黄巢造反的原因归结于黄巢考不中科举,就是为了给唐朝泼脏水。



从而博得同情,洗清黄巢身上的污点。



我想说的的是:黄巢考不中科举跟他造不造反,这两者之间没有半毛钱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