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兄弟相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等衙门大厅中的众人都走后,周大虎这才又面带微笑看着赵民,两人相视一眼,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兄弟相见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哥,你这次过来的这么晚,在家里一直忙什么?”



周大虎哈哈朗声一笑,随即说道,“我可忙着呢,忙得团团转,刚回到林县也就半个月左右。现在才抽出空闲,带兵过来。”



赵民有些吃惊,怎会这么忙?他不由好奇的追问道,“大哥,是那件事让你忙成这样?”



大哥周大虎要打入流贼队伍之中的事,赵民是知道的。不过他想着时间很短,因为危险是太大了。



如今一听,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大哥看来在流贼之中呆的时间不短。



他知道田原那小子跟着大哥,想到这里,他心中很是想知道这一段时间,大哥是怎么过来的。



周大虎大概讲了一些自己等人在农民军中的一些经过,只是一些简单的过程,就让赵民惊叹连连。



毕竟赵民也是和周大虎一样大的年轻人,虽然性格沉稳,但是也是好奇心满满。



“大哥,咱们的新兵募好了吗?”这些情况,赵民离开前来代州时,都已经在准备了。



“已经募好兵,带回来了,现在已经开始训练了。”



训练一支既能守,又能战,再能进一步收复失地的精锐野战军,需要相当时间。



而这一时间,周大虎认为需要两到三年。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农民军的那种,战场上的自然淘汰法。



厮杀几场,能活下来的就是精锐,再战几十场,能活下来就是百战精锐。如果加上严厉的军纪,其战斗力不弱于建虏老兵和建虏白甲巴牙喇。



二人又说了一些话,便入了正题。



“振武卫的情况怎么样?”周大虎问道。



赵民现在是从三品振武卫同知,世袭。也就是说赵民要在这里发展,那么就要把振武卫好好整顿一番,能够确保代州城和这一带的安稳。



这样也是自己一个在山西的落脚点。



当然,为何会把赵民调到这里世袭的原因他不清楚。也许是兵部尚书张凤翼,想安排一个熟悉代州又能打的人,也许是朝廷有别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对自己还是有利的。



赵民脸色有些严肃,摇摇头道,“振武卫除了去年打赢了代州守城之战,士气有所提高外,其他几乎没有改变。”



“军户还是生活如故,吃饭都是困难,妻儿子女皆是衣衫褴褛,活的犹如乞丐一般。山西土地贫瘠,再加上水利多年失修,卫所的月粮供应几乎一多半全靠代州州衙供支。”



“军户就是种田的百姓,训练彻底荒废,同时甲戈朽坏,武备废驰,卫所之军不能用了,全靠一半的募兵支撑。”



赵民一脸忧愁,道,“大哥,振武卫要想重新振兴,需要投入大量钱粮才行,朝廷是根本指望不上,除非我们自己出钱出粮。”



赵民随即又说道,“振武卫有指挥使五人,就是我当上掌印指挥使,也无法独揽大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除非大哥坐镇,以战功武力震城之战,士气有所提高外,其他几乎没有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