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奸臣温体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城外,周大虎在帐中静静休息,这时有亲卫报告有人自称是首辅门下,来见大人。



“哦。”周大虎一听有些意外,自己本来就想来一趟京师,去见一见这个被明史说成的“奸臣”,也同时是在任最长的崇祯一朝内阁重臣。



“让其进来!”周大虎吩咐道。



“是,大人。”亲卫应声说道,随即退了出去,让拜访之人进来。



温成刚才在外见到了大量军马和精兵悍卒,其势甚威,带着一身杀气,走进令人胆寒。心中不由想到,果然,不愧是能够击败凶残建虏的军伍之兵。



进了帐中,见过大世面的他,冷静的环视一眼帐中,见只有一人,便知道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低头躬身一礼道,“小人温成拜见参将大人,我家老爷温首辅想见一见参将大人,过府一叙,还请周参将一去。”



周大虎凝眉看着温府派来的人,彬彬有礼,没有一丝嚣张跋扈,心中对温体仁的小心谨慎有了更高的理解。



周大虎拱手一礼,温笑着说道,“首辅大人有请,末将甘之如饴。还请来使稍等片刻,容我换身衣服再走。”



“大人请便,小人出去等候大人。”随即知趣的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周大虎一身便服走了出去,点了几名护卫,就随温成向城中快速走去。



路上,周大虎脑中过着温体仁的有关资料。



《明史》中说温体仁机深刻骨,怀私植党,误国覆邦。



这些周大虎都是不认同。崇祯之亡,史学家早已有一致的定论,明亡始于万历,二百多年的弊端积累,最后爆发一时一朝,天灾人祸叠加于一起,除非能抓住每次机会不失误或者知道历史走向,一一早做准备对应化解,才能有一些希望。



大明内阁不是一级朝廷机构,只是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却均以尚书为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才均列六部之上。



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才力压六部而上,但其局限性很大,其权利受到司礼监太监和皇权压制掣肘,很不稳定,权利大小全部在与皇帝的信任的大小。



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内阁仅属秘书机关,无宰相之名,也无宰相之位,更无宰相之责。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翰林院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军国大事、官员任命人事,皆由皇帝定夺,理想抱负根本施展不了。



因此后人就以温体仁在内阁在任时间最长长达八年,就扣上尸位素餐、阴险狡诈、机深刺骨、察颜观色、揣摩上意、拨弄是非、落井下石、排除异己、挟威自专,一利不兴、一害不除等等贴其身上。



何其冤也?温体仁首辅期间,大明不曾亡,几乎剿灭流贼,在此期间,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一批领军文臣能臣拔擢上来委以重任,而其死后,首辅接连因党争内斗而换人,朝廷状况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死后数年大明就完了,两相比较,谁优谁劣?一比就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