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要其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论钦陵阵亡的消息传到了吐蕃都城逻些,禄东赞如招雷击,任凭他智计无双,面对这一刻大脑也是一片空白。爱子惨死,二十几年的谋划,毁于一旦。</p><p>“噗!”</p><p>惊急之下,竟然气血逆行,一口鲜血涌出喉间,瘫倒在地,神色有些失常,嘴里囔囔道:“完了,一切都完了……”</p><p>无知者无畏,另外一个意思是只有智者才能辨识何为敬畏。</p><p>高原之上物资匮乏,交通不便,人口稀少。</p><p>吐蕃发展已经到了极致,汉人有一句话,叫做盛极而衰。</p><p>如果不想办法扩充出去,让新生的吐蕃保持发展的朝气,要不了多久,他们便会从内部腐化,失去竞争力。</p><p>想要从大唐口中夺食,机会难得。此次失败,唐军有了准备,他们再无此良机了。</p><p>最伤的还是论钦陵阵亡。</p><p>吐蕃不比大唐,人才辈出。</p><p>薛仁贵这一级别的将帅,层出不穷,甚至不乏比之更强的李靖、苏定方等。</p><p>他们几百年才出的一个名将,在唐朝却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就能蹦出几个来。</p><p>没有能够与唐军一战的将帅,民少国穷的他们,拿什么与大唐争锋?</p><p>靠自己嘛?</p><p>禄东赞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身体,这些年呕心沥血,已经没有多少年可活了。吐蕃新君年少,还无力慑服国中豪强,本想在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儿子论钦陵托起来,取代自己的位子。</p><p>现在一切都化为虚无。</p><p>禄东赞这位吐蕃第一名相,吐蕃帝国的战略奠基者眼前一片黑暗,他并非看不到吐蕃的而来,而是太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事情。</p><p>胜利可以掩饰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失败则反之……</p><p>他们噶尔家族把持吐蕃朝政多年,权势之盛,盖过吐蕃赞普,早已引得他人觊觎,自己在还能维持,一但病故便是噶尔家的末日,而吐蕃也会陷入无休止的内斗,直到下一个松赞干布的出现……</p><p>**********</p><p>青海湖的战报传到了长安。</p><p>论对战术稍纵即逝的把握,当今天下无人出苏定方右。</p><p>此役在苏定方的指挥下,唐军趁着吐蕃席卷吐谷浑大胜之后的疲乏懈怠,一举进兵,并且调集吐谷浑残部对吐蕃溃败之师展开围攻,以三千余兵卒的代价歼灭五万吐蕃精锐兵士,赢的可谓干净漂亮。</p><p>李元瑷得此战报,心情愉悦,见谁都是三分笑,喜形于色。</p><p>大多人都觉得李元瑷有些小题大做,唯独他自己清楚,此次胜利对未来的影响何其之大。</p><p>仅此一战,大唐王朝最头疼的对手,那个与唐王朝纠缠了两百余年的吐蕃帝国将不复存在。</p><p>本来番邦异族崛起就很困难,他们不似中原,藏龙卧虎,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中藏着数之不尽的英雄豪杰。但凡国家到了危难之际,会有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p><p>他们可能花费几百年才能涌现出一个统领他们走向辉煌的英杰。</p><p>便如冒顿、颉利、松赞干布、铁木真、耶律阿保机之类的人物。</p><p>一但他们折戟沉沙,想要再度崛起,更是难上加难。</p><p>而吐蕃作为高原上的国家,又与其他部落不同。</p><p>他们受困于青藏高原,他们想要崛起只gt;<p>大多人都觉得李元瑷有些小题大做,唯独他自己清楚,此次胜利对未来的影响何其之大。</p><p>仅此一战,大唐王朝最头疼的对手,那个与唐王朝纠缠了两百余年的吐蕃帝国将不复存在。</p><p>本来番邦异族崛起就很困难,他们不似中原,藏龙卧虎,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中藏着数之不尽的英雄豪杰。但凡国家到了危难之际,会有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p><p>他们可能花费几百年才能涌现出一个统领他们走向辉煌的英杰。</p><p>便如冒顿、颉利、松赞干布、铁木真、耶律阿保机之类的人物。</p><p>一但他们折戟沉沙,想要再度崛起,更是难上加难。</p><p>而吐蕃作为高原上的国家,又与其他部落不同。</p><p>他们受困于青藏高原,他们想要崛起只能依靠青海湖的资源,没有别的出路。只要大唐守住青海湖,吐蕃便如关在铁笼子的老虎,没有伸展的空间。</p><p>青藏高原给了他们巨大的优势,却也存在先天性的不足。</p><p>因故面对已经成为落水狗的吐蕃,李元瑷毫不犹豫的再次举起了自己的打狗棒。</p><p>“陛下,臣提议迎回诺曷钵可汗以及弘化公主,将他们安置在长安,将青海湖直接纳为我朝统治。据臣所了解,青海湖有多处盐湖,所产食盐即便我朝百姓吃上千年都不过沧海一粟。”</p><p>“当真?”</p><p>李治霍然而起,坐不住了。</p><p>尽管一切如李元瑷所料,吐蕃确实是藏的极深的中山狼。</p><p>可对于青海湖,李治实在兴趣缺缺。</p><p>但听青海湖有大片盐湖,态度立刻不一样了,不是高兴,而是微微的警惕。</p><p>“千真万确!”</p><p>李元瑷见李治表情,知道他已经反应过来,说道:“不止如此,青海湖除了有用之不竭的食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论及地势气候,围绕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即适合放牧也适合耕作,非常适合各类人的生活起居。”</p><p>他一字一句的说着。</p><p>听得懂的人已经开始皱起眉头。</p><p>听不懂的人只以为李元瑷是从利益出发。</p><p>利益?青海湖的盐铁有鸡儿利益。</p><p>诚然哪里有用之不竭的盐湖,可大唐缺盐嘛?</p><p>河东盐池神话里就出现了,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着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控制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