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元瑷对杜春子掌控的技术大感兴趣。</p><p>仅从减压蒸馏法看来,杜春子就是一个胸有丘壑的奇人,只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将石油提炼出来,对于时代的进步有何等意义。</p><p>尽管就唐朝这情况,想要一步登天,跨入工业时代是异想天开。</p><p>但就凭这减压蒸馏法足以让华夏的科技进步三十年以上,前提是要留传下来。</p><p>这种因为不重视,意外发明的东西最容易失传的。</p><p>若非自己机缘巧合来到这个时代,又顺应时势负责治理江南的大任,还认识陈硕真这个历史上起义造反的女皇帝,就不可能与杜春子对上话了。</p><p>没有自己掺和一脚,陈硕真只怕要等到李治即位,然后揭竿而起。</p><p>不管那个时候,杜春子是否活着,朝廷也不可能得到杜春子的发明。</p><p>况且除了自己,谁能看出减压蒸馏法能给后世带来巨大的便利?</p><p>减压蒸馏法的发明,一点也不逊色于黑火药。</p><p>不过就算是黑火药,唐朝也不太重视。</p><p>毕竟整个时代,都没有发展热兵器的念头。</p><p>而且单纯的黑火药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来纵火,并没有很大的战略意义。</p><p>到宋朝的时候,才有像样的热兵器出现,可威力也很是一般。使用条件苛刻,不如冷兵器好使。</p><p>直至明朝的时候,热兵器才渐渐取代冷兵器的地位。</p><p>李元瑷早就有些后悔,自己后世没有好好研究火药,除了知道硫磺、硝石、炭这基本配方,其他的一概不知。</p><p>如果能造出鸟铳来,横扫世界都不在话下。</p><p>李元瑷心底嘀咕着。</p><p>“殿下所需,贫道无有不应。劣徒天生慈悲心肠,受人蛊惑,方才行此不治之举,还望殿下法外开恩。”</p><p>杜春子很老实的拜服在地。</p><p>李元瑷收了心神,自己这是想的太美了,路一步步走,饭一口口吃。</p><p>有了这减压蒸馏法,等于有了汽油、柴油、煤油跟石油沥青这四种原材料,已经足够美好了。</p><p>鸟铳这玩意,现在的科技还不成熟。</p><p>大唐举目无敌,没有必要强行花费巨资经行研究。</p><p>毕竟经济民生还是很重要的。</p><p>汉朝不强嘛?</p><p>即便分裂了,才周边异族都跟打的玩一样。</p><p>乌桓、山越、南蛮、羌族几乎成了副本,时不时的给曹魏、蜀汉、东吴刷着玩,增兵、抢钱、抢马,打的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p><p>结果呢?</p><p>还不是因为经济崩溃,闹得天下大乱,国家灭亡?</p><p>李元瑷原本就从李世民身上感受到他压抑自己开疆扩土的冲动,这来到江南,更是深有体会。</p><p>已经克制了,都令得江南落败如此,要是不克制,十有八九就是汉武帝的情况,甚至比之更糟。</p><p>汉武帝好歹有文景作为根基,李世民可没有。</p><p>对于杜春子的态度,李元瑷还是很满意的,杜春子身上已经没有半点不尊朝廷国法的江湖气息,反而虔诚配合,令之好感大升。</p><p>“孤王非不通情理之人,陈硕真死罪可免族几乎成了副本,时不时的给曹魏、蜀汉、东吴刷着玩,增兵、抢钱、抢马,打的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p><p>结果呢?</p><p>还不是因为经济崩溃,闹得天下大乱,国家灭亡?</p><p>李元瑷原本就从李世民身上感受到他压抑自己开疆扩土的冲动,这来到江南,更是深有体会。</p><p>已经克制了,都令得江南落败如此,要是不克制,十有八九就是汉武帝的情况,甚至比之更糟。</p><p>汉武帝好歹有文景作为根基,李世民可没有。</p><p>对于杜春子的态度,李元瑷还是很满意的,杜春子身上已经没有半点不尊朝廷国法的江湖气息,反而虔诚配合,令之好感大升。</p><p>“孤王非不通情理之人,陈硕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但看在道长的份上,孤可以免去她的牢狱之苦,但有三点要求。其一、聘请道长为客卿。孤不打算打扰道长清修,但希望道长能够随传随到,为我等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p><p>“其二、令徒五年内不得离开苏州城,且听孤命令,戴罪立功。以令徒的本事,孤相信放了她,想要她听话并不容易。故而,其三:告之火凤社所有成员的名字,孤不加以追究问责。但只要令徒有不轨举动,这些人将会因为她的行为受到牵累。”</p><p>杜春子修道多年,早就不将自己视为江湖人了。</p><p>越是如此,亦越能走出迷障,以旁观者的身份看透一切。</p><p>官兵抓贼!</p><p>江湖人不可能斗得过朝廷。</p><p>李元瑷要他们死,只是一个念头的事情,讨价还价,不存在的。</p><p>故而,杜春子很识趣的说道:“殿下看得起贫道这身微末之技,自当时刻听从调遣。至于,余下两点,贫道一并准了。只是需要给予贫道说服劣徒的时间机会”</p><p>李元瑷自然恩准。</p><p>根本不怕杜春子耍什么花样,直接让人将杜春子带去见陈硕真。</p><p>以他现在的地位权势,已经不屑去算计杜春子、陈硕真。</p><p>不知杜春子跟陈硕真说了什么,怎么劝的,顺利将陈硕真说服了。</p><p>三个要求,无不准许,不打一点折扣。</p><p>李元瑷看着手中的名单,对比娄师德明察暗访出来的名单,理所当然没有陈硕真交待的全面,但无有遗漏,从侧面证明了名单的可靠性。</p><p>他说话算话,当场便将陈硕真释放了。</p><p>陈硕真有些闷闷不乐,很还是很利索的抱拳说道:“苏州有一德仁药铺,我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