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篝火高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古人缺少娱乐项目。这初到唐朝,一开始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李元瑷只觉得人都要废了。但是随着真正融入这个时代,慢慢的就会发现古人并不缺娱乐精神。而且有很多可玩的地方,比如宴会。宴会是古人最喜欢热衷的娱乐环节了。李元瑷对于狩猎不敢兴趣,晚上的篝火晚会,却极为期待。自李世民身体抱恙之后,他就没有参加过什么热闹的宴会了。在自己府上与府中歌姬饮乐,真不不如这种大规模的晚会。在李元瑷出去泡温泉的时候,留守的卫兵与大学士很勤快的准备着晚会的事宜。各种席桌,篝火堆已经搭建,酒水也已备好,就等着夜幕降临了。国子春猎,学生的安全最为重要。这学子未到齐,不开席是惯例。诸多大学士都在清点人数。李元瑷在一旁逗着大虎玩耍,他所管辖的十四人已经回来,他看准了李敬业、程伯献相互敌视的心态,定了比赛。为了笑道最后,他们是不可能迟到的。还未到规定时间,他们已经及时回来了。程伯献先到一步,在恶犬、猞猁、老鹰的帮助下,他们这个小队收获极为丰盛。他们这一个小队的果实,都可以与提前回来一整队人的收获相比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可比性,程伯献他们都属于官二三代,而且隶属将门,在骑射一道,占有先天性的优势,即便获得第一,也没有什么自豪的。程伯献前脚刚到,李敬业后脚就来了,好似商量好的一样。程伯献本一脸嘚瑟的看着李敬业,想要向他炫耀自己的收获,但见李敬业他们一行人的驼带的野味后,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气冲冲的退到后边去了。李敬业很意外没有向程伯献炫耀,只是跟李元瑷报道回归。李元瑷有些意外,李敬业居然不向程伯献炫耀。“转性了?”李元瑷问了一句。李敬业贼眉鼠眼的,凑到近前轻声道:“程家这小傻子自小跟着他爹、太公狩猎,不管武艺箭术还是狩猎本领都不是他对手,加上这货家财万贯,恶犬、猞猁、老鹰齐全。这边哪有赢的可能,一开始就说动了几个朋友,人均分了一些。赢的不光彩,不值得炫耀。就是不想看这货嘚瑟。”李元瑷闻言莞尔一笑,却也不戳破。李敬业凭人脉手段赢的,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沾沾自喜,倚仗这手段强行装逼,那李元瑷要看轻这李敬业三分。现在这情况,无必要掺合其中。李元瑷理所当然的忘记了胜负。李敬业并不在乎,程伯献也觉得保全颜面,松了口气。随着夜幕降临,外出狩猎的学子也全数归来。篝火晚会,也正式开始。古代的宴席很有讲究的,每一个座位都必须经过详细的安排。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宴请重臣。然后将尉迟恭发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勃然大怒,坐在他下首的李道宗跟他解释当和事佬,结果让尉迟恭胖揍了一顿。固然是因为尉迟恭持功自傲,却也可以看出,对于这排位的顺序是何等的重视。能够将这位子排列妥当,在这个时代就算得上是一个人才。非心思机敏,面面俱到之人无法胜任。不过国子监不缺这种人才。国子监是天下最懂礼的地方之一,对于座次的安排,非常娴熟。李元瑷身为亲王、大学士,位坐最上首。孔志元身为国子监祭酒,孔圣人与孔颖达的后人,与他并排而坐。他们两个最是特殊,居于主位、主次位。在他们之后,才轮到大学士、学士,接着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人数众多,自然不可能只开一席。只是他们属于主席,人数最多,席位也是最大。程伯献、李敬业、裴行俭他们都在主席。裴行俭肯定是因为成绩的缘故,至于程伯献、李敬业是成绩还是拼爹、拼爷就不得而知了。金胜曼、扶余隆也因身为他国友人得以进入主席。这也让李元瑷有些不爽,金胜曼地位比扶余隆高,位于上首,但扶余隆就在她下首坐着,有些虎视眈眈。孔志元身为国子监祭酒,说了一大激昂的开场白,最后用还礼记大学里的一段话来结尾:“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此告诫这些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要保持本心。致辞过后,方才上酒上肉。古代并没有未成年人的说法,以没有小孩不能喝酒的规矩。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这个时代的酒度数不高,只要不像李白那样,一言不合就拿着酒壶往嘴里倒的那种喝法,不太会喝醉酒。宴会饮酒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故而没有禁酒一说。酒宴的活动是学生们自己报名参加的。这个时代就讲究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李元瑷看得津津有味。团体项目最后一环节几乎都是固定的。秦王破阵乐。没有秦王破阵乐的宴席,在这个时代都不算是宴席。毕竟主旋律,这玩意不只是现代有。古代也有,李世民费尽心机弄出这一首传唱神曲,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吹捧赞美他?也不得不说,秦王破阵乐确实经典。这就如老秦人喊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一样。秦王破阵乐就是大唐王朝的象征,国歌。象征着唐王朝一往无前,举目无敌的气魄。李元瑷每一次听,都会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秦王破阵乐结束,才是李元瑷最期待的环节。敬酒高歌。隋唐两朝,歌舞大兴。能歌善舞并非是歌姬的事,真正的雅士不只要懂得吃喝评论,关键的时候还得能跳能唱。宴席上不得而知了。金胜曼、扶余隆也因身为他国友人得以进入主席。这也让李元瑷有些不爽,金胜曼地位比扶余隆高,位于上首,但扶余隆就在她下首坐着,有些虎视眈眈。孔志元身为国子监祭酒,说了一大激昂的开场白,最后用还礼记大学里的一段话来结尾:“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此告诫这些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要保持本心。致辞过后,方才上酒上肉。古代并没有未成年人的说法,以没有小孩不能喝酒的规矩。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这个时代的酒度数不高,只要不像李白那样,一言不合就拿着酒壶往嘴里倒的那种喝法,不太会喝醉酒。宴会饮酒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故而没有禁酒一说。酒宴的活动是学生们自己报名参加的。这个时代就讲究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李元瑷看得津津有味。团体项目最后一环节几乎都是固定的。秦王破阵乐。没有秦王破阵乐的宴席,在这个时代都不算是宴席。毕竟主旋律,这玩意不只是现代有。古代也有,李世民费尽心机弄出这一首传唱神曲,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吹捧赞美他?也不得不说,秦王破阵乐确实经典。这就如老秦人喊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一样。秦王破阵乐就是大唐王朝的象征,国歌。象征着唐王朝一往无前,举目无敌的气魄。李元瑷每一次听,都会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秦王破阵乐结束,才是李元瑷最期待的环节。敬酒高歌。隋唐两朝,歌舞大兴。能歌善舞并非是歌姬的事,真正的雅士不只要懂得吃喝评论,关键的时候还得能跳能唱。宴席上根据不一样的场合,酒不是随便可以敬的。这种隶属于文士宴会,敬酒必须唱歌。唱不来哼两句也行,但是你要是不唱,那就是弟弟,就算不赶你下席,也没有资格举杯喝酒,更加不会有人理睬你了。除非你把歌给补上。在宴会上,看着别人喝酒说笑,自己却跟木头人一样,哪得多难受。一个即将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举杯遥敬孔志元道:“夫子,学生再过一月,即离校远去荆襄述职。此去山高路远,不知能否再见。夫子可满饮此杯,再为学生歌一曲否?”孔志元见惯了大世面,豪爽的将酒一饮而尽,道:“你叫我夫子,我送你一首羔裘。”他说着轻敲着碗沿,高歌而起:“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这首歌是诗经郑风里的一句诗,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正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个为国为民,德行高尚且的官吏。对方深深作揖道:“学生谨记父子教诲。”李元瑷不住拍手,孔志元这首羔裘,声音深沉有力,让人拍案叫绝。有孔志元开这头,宴席上的人开始相互把盏敬酒。有诚心举杯的,也有看笑话的。比如李敬业,这货就给程伯献敬了过去。程伯献只能用他粗狂的嗓子,高歌了一首诗经里的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尤其是他唱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时候,放大了嗓门,鬼哭神嚎似地。不过还别说,这一首词情激烈,哭声干霄,阐述士卒长期征战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