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挖墙脚的宋同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秀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挠头。

  宋同知顿了顿,稍微放低些声音,说道:“明面上来说,似乎确实如此。州学馆乃是官府所辖,书院毕竟是民间所设。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你可知道房山书院是何人所创?”

  朱秀想了想道:“据闻是已经致仕的赵老别驾所建。赵老别驾的儿子,就是两年前上任的房州刺史,赵彦昭。”

  宋同知望着朱秀,忽地神秘低声道:“赵刺史与梁王,乃是知己之交!”

  朱秀怔住了,梁王?武三思!?

  宋同知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透露给他,房山书院的真正后台是武三思?

  坑你姥姥的,若果真如此,那房山书院就更是去不得呀!

  再有十年武三思那个鳖孙就要嗝屁,到时候头上顶着个武党派系的名号,能逃得过李唐皇族和保皇派大臣的清算怒火?

  “这下你知道谁更硬了吧?进了房山书院,就相当于半个武氏门徒。毕竟这天下,已是姓武了......”宋同知又是感慨又是引诱地幽幽道。

  朱秀心里大翻白眼,硬你个鸟哦,在你们这些家伙看来,现在的武氏的确是如日中天。

  可十年后呢?朱姓心中冷笑,只要历史的轨迹不会因为他这只小蝴蝶的到来而发生变化,那么武氏终究是昙花一现,神器终会回到李唐手里。

  现在去抱武氏的大腿,风光一时,作死三代。

  “其实此事在房州并不是秘密,这也是为何多年来,房山书院能与州学馆并驾齐驱,且共享生徒和乡贡名额的原因。”宋同知笑道。

  朱秀这一次很果断地摇头,正色道:“宋先生的好意,学生心领了。不过学生的志向在官学,暂时不会考虑进书院。若是十九岁时还考不上州学,再考虑书院不迟。”

  “唉~~你这少郎怎么如此固执!”

  宋同知惋惜地摇摇头,“你是棵不错的苗子,根本用不着县学州学一级一级的往上考,直接进书院,你会得到赵老院正的重视......”

  没等宋同知话说话,书房门“哐”地一声被推开,葛立德拄着拐杖三步并作两步怒气冲冲走来。

  “宋先生,你如此做可就不地道了!老夫请你来,是让你为学生们查缺补漏尽量提高成绩,可不是让你来挖墙脚的!”

  宋同知站起身拱拱手,讪讪地道:“葛老言重了,宋某不过是一时爱才心切,也想让朱秀有更好的前程。惹葛老不快,是宋某之过,宋某不说了便是。”

  葛立德重重地哼了声,若是朱秀直接去了房山书院,那他将来的成绩好坏可就跟葛家没多大关系了。

  只有让朱秀从县学走出去,他的考学成绩才能成为县令葛绛名下沉甸甸的政绩。

  宋同知如果挖走了朱秀,岂不是让葛立德的算盘落空,难怪会惹得老爷子大动肝火,闯门而入。

  葛立德扫了眼桌子上的卷纸,沉声道:“宋先生,朱秀可有什么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宋同知拿起那张卷纸,感叹道:“除了墨义部分对《五经正义》的掌握稍有不足,其他的宋某也找不出可以指点的地方。经义的学习主要在县学里进行,县考时倒是要求不多。”

  葛立德松了口气,满意地看了眼乖乖恭立一旁的朱秀,捋须笑道:“如此说,朱秀考取县学是十拿九稳了?”

  宋同知点点头,“那是自然!以他现在扎实的基础,去参加房山书院的初级入院试,通过的概率也有九成九......”

  葛立德又是一阵瞪眼吹胡子,宋同知才讪笑着闭嘴,颇为惋惜地看了眼朱秀。

  二十岁以下的学生想要进入房山书院,就要参加初级入院试,难度较之县考要高一些。

  葛立德温声道:“朱秀啊,待会听完宋先生讲解一些县考时的注意事项后p;宋同知惋惜地摇摇头,“你是棵不错的苗子,根本用不着县学州学一级一级的往上考,直接进书院,你会得到赵老院正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