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帮忙算账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秀朝她晃晃手,“你回去吧!拜拜~”便上了驴车,周进财吆喝着一抽鞭子,那老驴叫唤一声,拉着车朝西边村口驶去。

  王竹一呆,小黑圆脸蛋上有些迷惑,下意识地晃手嘟囔一句:“拜拜...是在跟我道别吗?”

  望着远去的驴车,王竹小脚一跺有些不忿地恼道:“这个书呆子,怎么跟陶家人混在一起了?哼~请你吃肉都不去,饿死你算了!”

  抱怨了一阵,小姑娘闷闷不乐地一路踢着石子回家去了。

  ~~

  才走了一半路,朱秀就觉得屁股都被硌得又疼又麻,那个薄薄的小垫子根本抵挡不了这破驴车的颠簸,从车轴到车轱辘再到车厢都在发出“嘎吱嘎吱”地噪音,那单薄的车厢板,剧烈摇晃间露出指头宽的缝隙,朱秀真怕半道上散了架。

  “朱小郎受累!受累!”见朱秀脸色泛白地一脸惊恐样,周进财歉然地作揖。

  “我说周叔,你好歹也是本村第一商户,这座驾怎地不好好拾掇拾掇?你看那葛老爷坐的马车,又宽敞又结实,多气派!”

  周进财苦着脸叹道:“小郎君可别取笑周某了,周某哪敢跟葛老相提并论?人家葛老爷光是一个月养马的钱,恐怕都比我的进项多!”

  “还不知周叔是做何生意的?”

  周进财道:“小本买卖,收拢这水口乡和邻近几个乡所产的麻皮,浸煮捶打后制取成麻纱,然后再卖给商贩,有时本州的大织户会统一收购,有时也会有河南江淮一带的织户前来收购。”

  朱秀闻言点头,原来是做麻纺行业的,只是这生意比较低端,处于整个麻纺行业的最上游,粗加工阶段。

  房州是产麻大州,每年的调赋也是以麻和布为主,周进财因地制宜做麻纺粗加工的生意,倒也不错。

  作为本乡中心和市集所在地,水口村自是要比陶朱村热闹太多,水口乡六个村子都集中在这赶集。

  这一世的朱秀还是头次来水口村,伸着脑袋四处张望,眼里充满了新奇,沿街都有乡亲摆摊,卖点自家用不着的东西,钱币和布匹都是常见的货币,也有不少直接论价以物易物。

  要不是周进财催得急,朱秀还真想下车逛逛这乡街。

  小作坊开在水口村南边,靠近霍河,方便取水,一间占地宽敞的大土院,两间土石房,落在朱秀眼里,的确是简陋无比,可就这条件,已经是目前陶家仅次于田租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也是陶朱村村民人人羡慕的好营生、大产业。

  现在还未到大规模收麻的时节,作坊里不到十个雇工,将一捆捆去年还未来得及处理,存在地窖里的老麻杆搬出来,用一口口扁圆较浅的大铁锅,加水和草木灰煮沸,等到将麻皮煮的从麻杆上剥离,再取出用木锤轻轻敲打,便可以得到较为分散的麻纱。

  朱秀绕着作坊看了一圈,仔细观看了几名雇工的工艺,又跑到一个晾晒麻纱的木架子旁,捧起那些粗糙的脱胶以后的麻质纤维,出神地看了好一会,脑子里仿佛有一道灵光闪过!

  “朱小郎?朱小郎?”

  周进财没想到朱秀会对制作麻纱感兴趣,唤了几声,又笑道:“这些都是陈年麻杆剥落的,质地粗糙,产量也低,价钱也最差,只能织成粗布。小郎君,咱们还是屋里坐吧,那些账簿...还有厚厚几大本~~”

  朱秀回过神来,强,处于整个麻纺行业的最上游,粗加工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