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见突厥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烟尘将起的时候,我就转身护住了荆娘,用宽大的袍袖将她的头脸盖住,荆娘本身就带着帷帽,我却被这烟尘呛得好一顿咳嗽。小伙计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低声咒骂道:“胡人杂种,早晚都要你们死光。”

  我有些纳闷,这几个突厥人明显不是什么官方的使节之类的人物。光天化日之下,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在街上行走,那城门口的兵丁看着他们走过跟没看着一样,这些人官府难道不应该拦着么?

  小伙计道:“这些人都是一些突厥的行商。咱们这怀戎县是边地,天高皇帝远的,谁会来管。官府的那些大老爷们只管收税。不管是谁,只要交了进城税都能进来,那些兵丁,也就吓唬吓唬咱们百姓还行,那些胡人的税,他们甚至都不敢收。还有左近的那些响马,时不时的总会进城来抢掠一番,那时候,第一个跑的就是这些兵丁。没一个管用的。”

  我摇了摇了头,这安全状况还真是让人堪忧啊。看来,得考虑一下让那几家军户搬进城里来保证一下店铺的安全了。听魏刀儿说走到一起的军户又多了些,这是好事儿,左右不过是多了些人吃饭而已,钱可以赚,这个年代,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靳胖子说给我赁了一套三进的院子,那怎么着也得有个二十来间房吧,安置这些人应该差不多。实在是住不下的话,店里也可以住一些人。还有蒸酒的那些东西也应该搬到县城里来,可以省得来回倒腾。至于所谓的户籍,现在看来应该还没有我想象之中那么重要。这个官府就是个样子货,只管收税而已。突厥人没人管,山贼响马也没人管,谁有闲工夫去管那点儿破事儿。

  县城虽然不大,一整条街逛下来也到了正午时分,让小伙计带路找了一间茶肆坐下,我要了几样茶点和一壶白水,让荆娘和小伙计都坐下一起吃点儿。

  这个年代的茶还是烹茶而饮,那味道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朝的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在晴天将茶叶采下,先放在甑壶中蒸一下,然後将蒸软的茶叶用杵臼成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进行烘焙,最後封存。

  饮用时,先要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去掉水份,然後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状态,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

  正所谓“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意思就是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後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後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场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後,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

  河北道地处黄河以北,气候苦寒,不是产茶的地方,想要自己炒点儿新鲜茶叶喝,怎么着也得到了河洛或者山东一带才能有希望。这会儿,还是喝点儿白开水吧。不过,这茶肆自制的点心的确不错,一碟子麻饼,一小碗羊肉馄饨,一碟子蒸笋,一碟子柿子饼。花花绿绿的摆在一起,看着让人很有食欲。

  按着后世的算法,这会儿已经是五月下旬了,所谓的春天马上就要结束了。外面的天儿有些热,即便坐在阴凉的茶肆之中,也能感觉到街市之上热浪蒸腾。

  喝了一碗羊肉馄饨,我有些冒汗,不耐烦的正了正头上的幞头,不能摘下来,不然我这不到一寸长的头发在这里太有点惊世骇俗了。案几上面的摆着一块白色的麻布汗巾,我伸手拈起来想要擦擦汗,却又闻到了不太好的味道,只得作罢了。

  一起出来的这个小伙计叫吴狗儿,挺精明的一个孩子,年纪貌似比我还大一些,十六七岁的样子。这会儿吃得满脸都是点心渣子,时不时的和一口馄饨汤,看样子很是惬意。

  “狗儿,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啊?”

  “回公子的话,小的家中有老母,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子。”

  “哦。家中可有田地?”

  吴狗儿的脸色一黯:“回公子,自家的地是没有的,只是赁着主家的十亩薄田。不过,今年这老天迟迟不下雨,那十亩田地应该是没有什么收成了,这会儿还好,再有两个月,家里的哥哥带着老母和妹子不知道该怎么熬呢。”

  “那你在这里当伙计,东家给你发的份例以后要攒着些,到了紧要的时候也好贴补一下家里啊。”

  “公子说笑了,哪来的份例。这年头儿,东家能给口饭吃小的们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可不敢要什么份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